閱讀網
“東海的倭寇正是猖狂之時,我大明百姓正在被倭寇侵擾,過著水深火熱的日子,陛下怎麼能聽信他人饞言,將我下放呢?”
“哪怕我戚繼光戰死在與倭寇交戰的戰場上,我戚繼光也沒有任何的怨言啊!”
“只是如今將我下放,我的一腔熱血和為國為家效力的本事得不到舒展,才是最大的無奈啊。”
戚繼光雙眼閃著淚花。
很是無奈。
可再無奈,他又能做什麼呢?
身為臣子,不就是這樣的嗎?
【消滅了陳友諒和張士誠,南方基本就被朱元璋給平定了。】
【南方平定後,朱元璋開始將目標轉向北方的元朝大本營。】
【於是,朱元璋任命徐達為徵虜大將軍,常遇春為徵虜副將軍,率領二十五萬大軍出師北伐。】
【驅逐韃虜,恢復華夏,朱元璋這是要從蒙元手中將華夏正統江山給奪回來。】
【徐常二將,一個以謀略持重著稱;一個以勇猛果敢聞名,常遇春非常尊重比他小兩歲的徐達,兩人互相配合,天下無敵。】
【純以統軍打仗而論,這對組合在華夏曆史上也能排得上頂尖。】
【而當時元朝的軍力已經大為削弱,徐達和常遇春出師三個多月就平定了山東。】
【第二年,朱元璋建立明朝,改元洪武,同年四月,明軍在洛陽的塔兒灣與元軍遭遇,常遇春又發揮了自己勇猛的屬性,只見他身先士卒,一馬當先,毫不懼生死,區區單騎便突入元軍的陣形中,殺得元軍人仰馬翻。】
【其部下一見自家將軍如此勇猛,也被感染了,奮勇上前衝殺,很快便擊潰了五萬元軍。】
【這一仗大獲全勝,明軍佔領了很多重鎮,奪取了陝西門戶,為攻取元大都做好了準備。】
【常遇春率領軍隊水陸並進沿運河北上,接連打下德州和通州。】
【元順帝見到常遇春、徐達,以及明大軍如此兇猛,趕忙帶著后妃和太子倉皇逃往元上都開平。】
【八月,明朝軍隊在徐達和常遇春的帶領下,一舉攻佔元大都,結束了元朝在華夏大地的統治。】
【稍事休整後,明軍隨即揮師西進,攻打山西。】
【經過艱難的征戰,殲滅了元軍精銳擴廓帖木兒部,奪取山西。】
【第二年又西征進攻陝西,元將李思齊投降。】
【元順帝見明軍主力前往陝西征戰,命令丞相率軍向北京反撲,兵臨通州城下。】
【常遇春又與李文忠一道率步兵八萬、騎兵一萬增援北平,元軍聞訊嚇得轉身向北逃走,常遇春可不會放著元軍逃跑,又親自率軍追擊上千裡,大破元軍,大獲全勝。】
【為了最終解除元軍對北平的威脅,常遇春竟然率著大軍,直搗元上都開平。】
【常遇春就有這麼不講道理,都打到元軍的大本營去了。】
【而元順帝只得再往北逃。】
【想想當年蒙古大軍縱橫中原大地多麼風光,一代天驕成吉思汗戰無不勝,忽必烈也是勇猛異常,建立大元便,而如今,這曾經風光無比的大元軍,也只能落得如此慘狀。】
【常遇春奪取開平,全殲了留守的元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