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鹿一戰,吾破釜沉舟,以少勝多,吾之決策和兇猛,難道不應該被列入榜單之中嗎?”
“這種榜單,吾只會位居第一,若沒有吾的名號,也不用再看了。”
項羽喝了一大口酒,豪情萬丈。
此時的項軍,多次大破秦軍主力。
而項羽本人,每次作戰,也是英勇善戰,勢不可擋。
所以在他看來,若是評判武將之猛。
他之猛,只能是當之無愧的第一。
天空的投影在繼續:
【李存孝,猛歸猛,可惜死得太慘。】
“死的太慘?”
“可別啊,我挺喜歡這個猛將啊,能不能給他一個完美的謝幕。”
“這都是怎麼了?真就武將沒有好下場唄?”
“看看這上榜的幾大猛將,哪一個是安度晚年而死的,要不就是帶著遺憾,要不就是慘死,這李存孝,也要步他們的老路子嗎?”
【復奪潞州之戰,李存孝功勞最大。】
【但李克用卻任命康君立為昭義留後,僅以李存孝為汾州刺史。】
【李存孝憤恚不滿,一連數日茶飯不思。】
【當時,朝廷以張浚為招討使,征討河東,李克用命李存信、薛阿檀率軍抵禦張浚,又命李存孝屯兵趙城。】
【不久,張浚在陰地關被晉軍擊敗,退保晉州,李存孝率部攻晉州,張浚遣軍迎戰,結果又被李存孝擊敗,從此緊守城池不敢再戰。】
【李存孝因考慮到不宜俘虜朝廷宰相,遂解圍退兵五十里,任由張浚逃走。】
【這都為日後李存孝的背叛打下了基礎。】
【唐景福元年十月,時任邢州節度使的李存孝做出了一個令其後悔終身的決定,那就是趁著義父李克用北擊幽州李匡威之際,他在南面發動了叛亂。】
“叛亂?李存孝這等人物,竟然會背叛?”
“不可能吧,李克不是給予了他很多的機會嗎?他為何會選擇背叛?”
無數人不解。
也有不爽李存孝的人說道:“哈哈哈……背叛?所有背叛者都得死!”
“靠,我看你是嫉妒吧!”
“原因都還沒出來,你為何覺得別人就該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