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真戰場無緣死,留在忌途做短行。】
幾句詩句中,形象的介紹了下一位出場的猛將。
而後,恢弘大氣的背景音樂響起。
一道挺拔的身影站在華夏大地上,帶著一頂銅面具,讓人只能看得到他的雙眼,看不清他的臉。
“夏?我怎麼沒有聽過這個朝代,看來又是後世之人。”
趙雲搖了搖頭,稍微有些失望。
本來以為自己能上榜了,可沒想到。
下一個出場的,又不是他。
“名額越來越少了,希望不要讓我失望才是。”
【盤點華夏十大猛將】
【上榜人物——狄青】
【所屬朝代——北宋】
【狄青一生的遭遇並不算太好。】
【十幾歲時,因與鄉人發生衝突而被官府捕快投入監牢,並在臉上刺字,登出戶籍,發配京師充軍。】
【狄青精通騎馬射擊,早期是隸屬於御馬直的一名騎兵,後被選做散直。】
【狄青自幼習武,練就一身騎射絕技,成年之後,他到處流浪,最後來到開封,投身行伍,成為宋王朝的官吏衛兵。】
【宋王朝時候,凡是以普通士兵身份投軍的人,都要在臉上刺字,就好像流放的囚犯一樣,防止士兵開小差逃跑。】
【狄青的臉上,當然也少不了那個人人引為恥辱的記號。】
【別人怎麼想,狄青全然不顧,他有自己的想法。】
【狄青名掛軍籍,臉上刺字的那天,正是開封科舉發榜的日子,春風得意的新科進士們,從狄青他們守宮士兵們的身旁經過,別人都在哀嘆:同是新人,狀元郎跟新兵的命運懸殊,真有天壤之別呀!】
【狄青卻不以為然道:一時的落魄算得了什麼,今後如何還很難說,得看各人以後的表現才能呢。】
【他這句話,曾是人們嘲笑狄青的證據,但這句話卻正是此後狄青一生奮鬥的動力,也成為他行伍升至樞密使的一生寫照。】
【施展自己才能的機會終於來到了,西夏建國,騷擾宋朝邊境,朝廷不得不派兵增援陝西邊境州郡。】
狄青也隨一些宮廷衛士來到了延州,擔任了指揮使,在他麾下,有一支大約幾百人的隊伍】
【從開封到延州,別人都不認為是升官,反當做一種變相流放,在邊境的戰爭中,宋軍吃的敗仗太多了,將士們大都產生了畏敵的消極心理,而狄青當時的心態卻完全不同,他在這裡找著了表現才能的機會。】
【每次作戰,狄青總是披散了滿頭長髮,戴上青銅面具,只露出一對炯炯有神的眼睛。】
【他橫槍躍馬,身先士卒,衝進西夏軍陣,所向披靡,無人能擋。】
【在延州四年,經歷二十五戰,建城寨,破敵陣,八次負傷,卻堅持戰鬥。】
【有一次大戰於安遠,狄青身負重傷,偏偏西夏士兵大舉反撲,他立即掙扎著重上戰馬,帶領士兵擊退來犯之敵。】
【正因為狄青如此英勇,西夏士兵都稱他為“天使”,狄青出陣,西夏士兵人人膽寒,唯恐避之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