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們的認知裡,去了就是送死。】
【在此危難時刻,一名白袍將軍站了出來,他就是薛仁貴。】
【敵軍眾多,薛仁貴卻勇猛無雙,單槍匹馬挺身而出,而且,他的目標只有一個,那就是“擒賊先擒王”,薛仁貴直取高麗一將領人頭,將其頭顱斬落,懸掛於馬上,敵人觀之膽寒,不敢上前,此役過後,薛仁貴名揚軍中。】
【貞觀十九年四月,唐軍前鋒進抵高麗,薛仁貴一個人殺入敵人大軍的陣勢裡面,打的敵人是陣型混亂而無法戰鬥。】
【由於薛仁貴破壞了敵軍陣形,減輕了大唐軍隊很大的壓力,此勇猛不可不明。】
“高麗?難道就是高句麗?”
隋煬帝楊廣看到這裡,頓時一驚。
對於這個高句麗,他可一點都不陌生。
大隋朝兩代帝王,幾次攻打高句麗,對這個討人厭的國度,楊廣已經熟悉到不能再熟悉了。
他沒想到李世民也進攻高句麗了。
“白袍軍神,薛仁貴?”
楊廣看到這裡,不由有些羨慕。
“為什麼猛將都被李世民給撞見了!”
“李靖!魏徵!薛仁貴!朕若是有了這些人,何愁大事不成?”
“這個挨千刀的李世民,運氣怎麼就這麼好?”
“不過話說回來,朕不信李世民能打下高句麗,朕和他們交手過,這群鳥人可不是一般的難纏。”
暢想中文網
“不光是朕,朕的父皇幾次出征高句麗,也沒佔到什麼便宜。”
“朕不信!我大隋沒有完成的事情,能被李世民所完成。”
楊廣搖了搖頭。
顯然不相信李世民能拿下高句麗。
不過李世民的確也沒能拿下高句麗。
盤點依然在繼續:
【其二:白袍將軍勇猛無雙,高句麗小兒不敢夜啼。】
【前有鬼神張文遠出征江東,大破吳軍,江東小孩不敢啼哭;後有薛仁貴出征高句麗,打得高句麗投降,高句麗小兒不敢夜啼。】
【說到對高句麗的戰爭,隋唐兩代四位帝王前前後後進行了數次征討。】
【隋文帝幾次出征高句麗,效果還不錯,但高句麗主動認慫,文帝罷兵。】
【隋煬帝楊廣繼承先父意志,三徵高句麗,次次出兵三十萬以上,最多一次居然派出了一百多萬,號稱兩百萬之眾的大軍,結果也沒能徹底滅掉高句麗,反而損失慘重。】
【可以說強大的隋帝國的滅亡跟不斷討伐高句麗有很大關係。】
【唐太宗李世民對高句麗的征伐也被困在了安市城,成為這位偉大帝王的終身遺憾。】
【不過李世民雖然沒有滅掉高句麗,卻嚴重削弱了高句麗的國力,為高宗打下了基礎。】
【到了唐高宗李治時期,唐朝國力強盛,唐高宗雄才大略,決定完成父親遺志,滅掉高句麗這個毒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