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玄幻魔法>影片剪輯:開局盤點十大帝王> 第八十一章 安史之亂,華夏之災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八十一章 安史之亂,華夏之災 (2 / 3)

【在范陽城中相攻殺,凡四五,死者數千,戰鬥皆在坊市閭巷間。】

【就連大唐首善之地,京都長安也未能倖免,被叛軍多次攻破,而佔領長安的人不僅僅是安祿山率領的叛軍,還有著來自曾經友邦吐蕃的部隊。】

【一時間,大唐境內如同人間煉獄,屍山血海,斷肢成山。】

【隨著大唐內部突發的叛亂,高仙芝被迫攜邊軍回國平叛,西域地帶從此盡失,吐蕃趁機取代了唐帝國的權利真空,一度控制敦煌,威嚇長安!巨唐從此隕滅,帝國終將平凡。】

【安史之亂被平定後,唐朝中央政府對於地方的管控能力已經很低,在北方地區,由於藩鎮林立,聽從中央號令的可謂少之又少,節度使權力之大堪比一方諸侯,幸得東南地區的節度使尚聽從中央,朝廷不至於餓死。】

【唐朝就失去了對各個邊境地區的控制權,各個地方的節度使因此擁兵自重,讓唐朝再也沒法掌控。】

【安史之亂幾乎耗盡了大唐的一切,面對強大的外敵,西邊有強大的吐蕃族,東邊有契丹等窺伺,唐軍實力大大下降,無法同時顧及兩方外敵的威脅。】

【唐朝在這樣此消彼長的消耗下,只能蝸居在一方,盡力控制局面。】

【由於人口的巨大損失,導致稅基大幅減少,朝廷入不敷出,因此朝廷為了緩解財政困難,就開始變著法的“伸手要錢”,要誰的錢?當然只有剝削普通老百姓。】

【朝廷想盡辦法從民間搜刮錢財,增加賦稅,一開始第五埼整了一個榷鹽法,政府壟斷食鹽買賣,從中牟利;而後劉晏上任,透過改革榷鹽法、整頓漕運、實行常平法的方式收錢;再之後,宰相楊炎推行兩稅法,對於民眾盤剝更甚】

【這一系列操作,極大地加深了朝廷和普通百姓之間的矛盾,導致農民不得不站起來反抗,而這一系列的農民起義,再一次削弱了唐朝的力量。】

【在精神層面上,導致漢人胡化嚴重,在唐朝國力衰退的情況下,西域一代至河西走廊部分,都被吐蕃侵佔,許多漢人因此被他們奴役,受到吐蕃文化的影響,許多新的漢族青年,都只會說胡語不會說漢語。】

【曾有一首詩這樣描述當時的場景“漢兒盡作胡兒語,卻向城頭罵漢人”,這其實就是吐蕃人另外一種侵略漢朝的策略,在現代有另外一種說法——文化入侵。】

【西域也從此埋下安全隱患,華夏對西域的控制可以追溯到西漢,到唐朝時控制力度尤甚,中原文明對於西域的影響也更加深刻,但是安史之亂後,西域長期脫離中原暈染,久而久之,控制不了,從而導致後世出現“邊疆危機”,這正是兩種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鋒。】

【表面來看,安史之亂僅僅持續了幾年,也就是一場普通的戰亂,看似沒什麼大不了。】

【但是,其對華夏後世的影響同樣巨大,而這個影響卻是負面的。】

【後世華夏兒女的精神危機可以追溯於此,內斂、封閉、守舊、謙遜、尚文成為標配,骨子裡的血性、張揚、開放、自信、包容變成難以見到的隱藏屬性。】

【雖然無法判定哪個更好,但是一個朝代想要崛起,思想若不先行,怕是也如空中樓閣一樣只存在於遐想之中。】

【安史之亂後人們變得思想禁錮,膽小怕事。】

【為什麼這麼說?看下大宋就知道了。】

【大唐重武,導致各方勢力盤踞,最後四方作亂,唐朝滅亡,所以宋朝就反其道而行之,重文輕武,而這樣的做法,導致宋朝軍隊實力極度落後,雖然錢財多,但總是守不住。】

【安史之亂帶來的危害是全方面的,是足以劃入改變華夏程序的歷史現象。】

【唐玄宗李隆基,寵幸奸臣佞臣,不理朝政令國家崩亂,平叛安史之亂時又屢出蠢招,自毀後路。】

【而李隆基的兒子李亨,昏庸無能,多次壞事,導致戰亂持續下去,更留下藩鎮割據的禍根,五代十國的形成也與其脫不了干係。】

【此千古罪責,他李隆基逃不了干係。】

————

“混賬東西!”

此時太極宮中的李世民,已然憤怒到了極點。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