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隋。
“論大刑這一套,還得凌遲啊!這廢物皇帝所做的事,我楊廣都看不下去。”
楊廣靠在木椅上,喝了口美酒,“不管世人如何評價朕,朕也絕無可能給外敵做帶路人,在朕的眼裡,不服的,打就是,朕選第四個。”
大唐。
“陛下,這水滴之刑是什麼?”
長孫皇后問道。
“觀音婢,如果朕沒猜錯的話,這水滴之刑應該源自於先秦。”
唐太宗李世民解釋道:“這水滴之刑啊,就是讓犯錯的奴僕坐在一把椅子上,頭頂的正上方有一桶水,奴僕的頭正好從圓洞裡面露出來。
奴僕的頭被固定住不能動彈,四肢卻能自由活動,讓水桶裡的水慢慢從圓洞裡流出,滴在奴僕的頭頂。
而刑官每天早上往桶裡加水,一桶水一天恰好滴完。
剛開始的時候,刑官會細心地給奴僕增減衣服,確保他不會著涼或者受熱,照顧好他的一日三餐,幫他仔細地擦洗身體,以免他染上什麼不潔之病。
半個月後,奴僕的頭皮已經被水給泡軟了。
一個月後,奴僕頭頂那塊的頭皮已經完全軟爛,脹得又白又厚,並且在水滴的作用下開始裂開、剝落。
最終露出白花花的顱骨,受盡折磨而死。
整個過程中,他只能忍受,無法動彈。
這就是水滴之刑的可怕之處。”
“如此可怕?那本宮就建議陛下選這個吧。”
李世民:“……”
李二有些無語,不過他最終還是照做。
大宋。
趙匡胤選擇了凌遲。
高粱河車神趙光義選擇凌遲。
宋高宗趙構選擇了第五個選項。
大明。
“這個廢物,簡直丟了我朱家的臉!”
洪武大帝朱元璋看到幾十萬將士殘死,于謙等功臣被朱祁鎮所害,氣就不打一處來。
“咱老朱雖然有些討厭文人,但討厭的是那種只會喊口號,而不知道做實事的文人。
于謙這個人,咱老朱雖然沒有機會認識,但從影片內容中,咱就能感受到他對大明的忠心,以及他對於大明的作用。
要說他是禍害大明的文官,咱是不信的。
如此功臣,說殺就殺,咱老朱家竟然有如此不明事理之人。
對於他的處置,咱老朱是一萬個贊同的。
那便讓他凌遲處死。”
“對朱祁鎮這等廢物,必須要足夠的懲處!”
永樂大帝朱棣滿臉怒氣:“雖然朱祁鎮是朕所喜愛的皇太孫的子嗣,但犯下如此大錯,就該承擔後果,朕選腰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