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面對那堆成山的賑災摺子,朱由檢近乎絕望,空虛的國庫根本沒有餘糧,而且就算從江南征集來了賑災錢糧,經過各方官員的層層盤剝,到老百姓手裡已是所剩無幾。】
【於是乎,活不下的老百姓們,只能說選擇造反。】
【就這這種天災人禍的雙重壓力下,大明江山風雨飄搖,在天災最為嚴重的區域,爆發了轟轟烈烈的農民大起義,李自成、張獻忠等人也是在這裡面崛起。】
【農民起義的爆發,使得明朝的國力再度被消耗,甚至於無限走向滅亡。】
【如果沒有這場農民起義,或許明朝還能苟延殘喘數十年。】
【所以說,明朝的滅亡,似乎更多的只是天災人禍,和朱由檢關係不大?】
【但事實上,這種說話大錯特錯,關於明朝的滅亡,朱由檢作為一朝帝王,他不負最大的責任,那誰去負責任?】
【一個朝代的第一領導人的個人能力決定了這個國家的興衰!明顯崇楨的個人能力擔負不起大明那個艱難時代領導國家從險象環生的境況中走向中興的歷史重任。】
【朱由檢當初接過來的明朝雖然爛,但卻不是爛到無可救藥,朱由檢依然還有翻盤的機會,一切都還有轉機。】
【只是他並沒有抓住這個機會,昏招頻出,雖然其一生兢兢業業,連過年都不敢休息,但治國不是勤政就可以,其更需要正確的方法策略,而朱由檢顯然沒做對。】
【他沒擔當,不識人,剛愎自用,沒有大局觀,好面子,能力平庸,性格多疑。】
【而且,朱由檢接過的攤子,真的很爛很爛嗎?至於和洪武大帝朱元璋比起來,他的開局已經算很不錯了。】
【如果把朱由檢換成朱元璋,大明會那麼爛嗎?結果肯定是不會,你讓開局只有一個碗,江山全靠打的普通老百姓,去接手一個開局就是皇帝的局面……你侮辱誰呢?】
【周延儒案,溫體仁案,謀反案辦一辦,軍費就出來了。】
【而崇禎皇帝,顯然沒有如此魄力。】
【所以說,大明的滅亡,崇禎皇帝是有很大的原因的,而不是那句所謂的“皆諸臣之誤朕,朕不誤天下”。】
【稍後將帶來崇禎皇帝具體昏庸的表現,請耐心觀看。】
平行時空,大明末期的崇禎皇帝朱由檢,看著盤點影片中對自己的介紹,滿臉苦澀。
“朕勤政還有錯嗎?”
“朕每天批閱奏摺到深更半夜,難道也不對嗎?”
“朕憂國憂民,為復興大明而不懈奮鬥,為天下蒼生考慮,為何會成為仙人口中的昏庸皇帝呢?”
“朕不服氣!”
“就算太祖皇帝,永樂大帝接手如今的大明同樣如此,他們做的或許還不如朕!”
“等著吧,大明亡不了,朕要向世人證明,大明在我朱由檢的手裡,一定會起死回生,繁榮昌盛!”
崇禎皇帝朱由檢看著自己上榜,對此很不服氣。
他倒要看看,將來的自己做了什麼事,才被仙人選中,上了這昏庸帝王榜。
他想要逆天改命,將大明從分崩離析的邊緣給拉回來。
可現實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