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的國土面積本來就大,災劫降臨之後更是擴大了十幾倍,除了在京城那邊扎堆的四大世家之外,其他的勢力哪個不是天南海北,鮮少有相互比鄰的,所以深仇大恨什麼的,根本就沒有建立起來的機會。之所以各勢力間會出現敵視的現象,拉幫結派是一個原因,但最根本的無非是“利益”兩字。
看著其他勢力日益壯大,而自己卻在原地踏步,這難免會讓人眼紅,在沒有了法律約束的現在,難保人不會心生惡念,想要將對方的成果搶奪過來。而被搶奪者肯定心有不甘,會想著搶回來,這一來二去的,樑子便算是結下了。
如果強大的勢力能夠幫助弱小的勢力發展,各勢力間互通有無,並且制定一個新秩序,約束那些不良行為,如此就算不能徹底斷絕矛盾發生的可能,但至少能夠壓制到最低,好讓整體共同發展。
在這方面,周小寧及兩界城願意做出表率,但凡是加入他這個大聯盟計劃的勢力,都可以用一個很廉價的價格,從周小寧這裡購買各種資源,用來發展勢力。而一些條件艱苦的中小勢力也可以向兩界城申請,由兩界城這邊出力,將他們接到省,相信在槃城的庇護下,他們能夠在省很好的生存下去。
除此之外,周小寧還提出了很多面向中小型勢力的優惠政策,說的不少人心動不已。
而對於那些大型勢力而言,除了最開始的資源交易有點吸引力外,其他的都算不了什麼。不過他們也著實被周小寧的大手筆驚住了,捫心自問,就算自家全力以赴,恐怕也無法將周小寧提出來的政策一一做到。這不由得讓他們再次權衡了一下兩界城的實力,結果卻被嚇出了一身的冷汗,原來在他們沒有注意到的時候,一個龐然大物已經出現在了他們的身邊,可笑他們之前一直自詡強大,原來只不過是坐井觀天罷了。
只是他們弄不懂,周小寧到底是怎麼做到的,要不是這次他主動顯示出來,他們竟然都沒有收到半點風聲,這未免也太不正常了。
至於說周小寧是不是在畫大餅忽悠他們,那些大型勢力的代表倒是沒有半點懷疑,畢竟那份契約還在那飄著呢,周小寧可不會在這個節骨眼上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否則萬一真有哪個愣頭青上去簽下了名字,那他是不是要倒黴了。
那些政策都是周小寧跟陳宮以及十數位專家一同討論出來的,涉及到了方方面面,光是講解就用了大半個小時,對於大多數中小型勢力來說,簡直就像是天上掉餡餅的好事,周小寧還真不怕他們不動心。
只不過那些政聽上去很好,可實行起來卻不容易,光是各種資源以及源力點的投入,就不是一個小數字,放眼整個現世,恐怕也就只有擁有數個世界作為後盾的兩界城有這個底氣了。除此之外,如何調節各個勢力間的關係,制定出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秩序也是一個不小的難題,要不是招賢館召喚來了幾個大才,周小寧也不敢嘗試這麼大的佈局。
可一旦周小寧提出的大聯盟計劃得以實施,好處也肯定不少,更有把握對抗混沌天魔不說,兩界城也必定會成為這個大聯盟的中心,擁有極大的話語權。假以時日,以此為基礎,建立一個新國家也不是沒可能。
只不過這可不是那些大型勢力想看到的,哪怕是和周小寧關係很好的孫家和錢家也不想看到他一家獨大。
但是混沌天魔脫困之日迫在眉睫,聯合所有可以聯合的力量已經成為了大勢所趨,華夏大聯盟是一定要建立的,但卻不能讓周小寧一言堂。
於是,在經過三天的討價還價,兼大出血之後,終於有了一個成熟的結論。那就是由周小寧、趙孫錢三家家主以及另外五個大型勢力的首領組成了九人議會,共同掌管這個新生的“華夏聯盟”。其它成員勢力的首領有參加議會的資格,可以提出意見,卻沒有決定權。
其中由於周小寧出力最多,所以首任議會長便由他出任,擁有一票否決權,但在使用這個權力的同時,也要給出合理緣由,以免權力被亂用。
而第一次華夏聯盟會議討論的議題,便是到底要不要將石碑提供的訊息分享給其他國家和地區,畢竟對抗混沌天魔,單靠華夏是遠遠不夠的。
周小寧本以為這麼簡單的事情,很快就能討論出一個結果,可是他實在太低估那些政客的扯皮功力了,愣是討論了兩天還是沒能得出結論。
到最後周小寧實在是受不了了,龍威一放,瞬間讓所有人閉嘴,乖乖按照他的意思去辦,透過各種渠道,將石碑提供的訊息傳遞給外國的各個勢力,並且爭取建立聯絡。
從這就能看出,不管是現在還是以前,所謂的公平都是建立在相應的實力上面的,實力越強,話語權就越重。
而放眼整個華夏,還有比周小寧拳頭更硬的人或勢力存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