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死了,按理說這出巡之事自然就此作罷,趕緊準備處理後事,但李斯卻說還要如常繼續巡遊。
不過李斯的做法其實才是更合適的。
帝國如今局勢危如累卵,嬴政可以說就是維繫一切不至崩盤的關鍵核心。
這要是一下子把嬴政駕崩的訊息給傳出去,只怕扶蘇還沒趕回來給老爹盡孝,自家的基業就要先崩盤了。
身為丞相,李斯必須盡一切所能維持局面。
在這種需求之下,秘不發喪,一切如常才是最合適的安排,直到嬴政選擇的繼位者趕來主持大局,方能真正昭告天下皇帝薨逝這件事。
李斯並不知道嬴政已經選定了扶蘇繼位,但在他看來嬴政哪個皇子都可能,唯獨胡亥不可能。
而只要不是胡亥,無論哪個皇子都不在車隊裡,都得現場安排人去通知,去聯絡,然後還要等人趕過來。
最起碼這段時間內車隊得一切如常。
至於繼位的皇子趕來後該怎麼做,那就又是另一個問題了,到時候再議不遲。
趙高對這個回答並不意外,點了點頭,露出一抹奇怪的笑容後突然說道:
“事實上,陛下在不久前已命我寫下了一份……遺詔。”
最後兩個字聽的李斯眉頭一跳,但還是維持住了鎮靜。
話說到這份上,也不必遮掩避諱了。
嬴政明擺著熬不過這一關,死定了,還是把注意力放在他的身後事上為好。
“陛下既然為沒有知會百官,想來這是一道密詔,趙府令現在告訴我是什麼意思?”
趙高不接這個話茬,自顧自地繼續順著遺詔的話題說道,“皇帝下令,在他死後急召長公子扶蘇回來,操辦喪事,運輸靈柩回都。”
“長公子!?”
這個結果讓李斯很是意外。
即使在他看來,扶蘇也基本已經徹底和皇位說拜拜,幾乎沒有繼位的可能了。
畢竟誰家儲君會被擠出權力核心呢?
這可不是個小問題。
別的不說,單是繼承皇位這一步,人在都城咸陽和在北地上郡就是天差地別。
這也就是嬴政恰好要死在出巡的路上,把皇位傳承的事直接給搞麻煩了。
要是照正常情況,嬴政應該死於帝都咸陽,然後再從咸陽去函上郡召長公子扶蘇回都,然後扶蘇再領命回都,並繼承皇位。
這一來一回,倒是要不了太多時間,最多也就七天,快的話說不定三四天就夠用。
但即使只需要三天,也足以讓皇位花落誰家充滿懸疑了。
咸陽城裡足足十幾個皇子,他們會老老實實等著自己大哥回來繼承皇位?
在扶蘇被外放上郡,並且嬴政依舊遲遲不肯立儲的情況下,朝廷內部一直都有一個共識,那就是皇子奪位的烈度肯定低不了。
帝國和周王朝,以及周王朝衰落後自立的各諸侯國都不一樣。
帝國是完全不分封的!
大家一視同仁,連皇子都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