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件事上趙高看的很清楚。
可惜他也完全猜不到流沙還真有心造反,也就不知道嬴政的舉措,確實給流沙帶來了不小的麻煩。
好在……尚且處於能夠接受並儘快處理的程度。
………………
扶蘇被申飭和北地官員調動,都對百姓沒什麼影響。
官老爺們遇到了什麼難處,不在普通百信該關心的範疇之內。
雖然扶蘇在民間的口碑很不錯,老百姓也普遍不希望扶蘇出什麼事,但……他只是捱了自己老子一頓訓斥,在百姓看來根本不算事兒啊!
至於北地官員,就完全沒人在意了。
嬴政離開後,扶蘇沒有搬回自己的府邸。
那座前‘長公子府’被扶蘇封存了,因為那曾作為皇帝的臨時行宮,他既是人臣,又是人子,不宜僭越。
扶蘇早早就給自己另蓋了一座新府邸,規模小了不少,不過夠他用的。
北地的地不值錢,北地的人工也不值錢——當然,值錢也無所謂,扶蘇自己花錢蓋房子,也輪不到旁人置喙。
扶蘇的新府邸中,扶蘇表情帶著些許頹然的坐在會客室的主座上,對下首的蒙恬說道:
“蒙將軍,這一次是扶蘇任性妄為,牽連到你了。”
“實在抱歉。”
“公子言重了。”蒙恬趕緊抬手行禮回道,“是末將無能,愧對皇帝陛下,也愧對公子殿下您。”
蒙恬被降罪的原因是軍中貪腐,他治理不力。
而這個所謂的貪腐,其根源還是蒙恬從韓非那邊接手的那批物資。
那批物資問題很大,儘管羅網和黑冰臺都沒有抓住能導向真相的關鍵線索或情報,但那些物資終究是難以解釋清楚的。
嬴政沒有一查到底,只是以‘貪腐’之名小懲大誡了一番。
雖說看起來結果很嚴重,但實際上……蒙恬倒不是很在乎。
兵權本就是個很虛的東西。
帝國實際上掌握著兵權的有且只有一個人,那就是皇帝嬴政——他甚至連太尉這個最高武官都給擱置不設了。
蒙恬在北地邊軍的威望很高,但也只是威望很高。
這二十萬邊軍本質上還是聽從中央朝廷的調令,聽從皇帝的調令,而不是他蒙恬的命令。
蒙恬真正實掌的只有黃金火騎兵。
當然,這個‘實掌’也不是說他一聲令下,三萬黃金火騎兵就敢跟著他造反這種程度。
只能說,對於黃金火騎兵的調動,蒙恬更加的……自如,隨意,輕鬆。
所以只要皇帝別動黃金火騎兵,就不會損傷蒙恬的核心權力。
像王離,大澤山之戰後直到現在都一直沒緩過來,哪怕他剛從蒙恬手上‘奪走’了大幾萬部隊的統轄權。
這不是因為他打了一場能把臉都丟盡的世紀大敗戰,而是因為他基本徹底丟掉了百戰穿甲兵。
雖然在大澤山之戰後,百戰穿甲兵遭受重創,連最核心的強弩兵陣本部都折損嚴重,但百戰穿甲兵的編制始終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