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古尋對內史騰的要求並不僅限於此,不止於現在這點佔領區。
不過也沒要求太多,只是希望內史騰能進一步把控一部分南越國的地盤。
至於再往南的地區,就真的不是內史騰該覬覦的了——他沒那個能力,屠睢任囂也不會容許。
古尋的要求,本質上其實就是要內史騰佔住嶺南腹地的出入口——五嶺四關。
嗯……很難說嬴政對內史騰的支援是否有這方面的考量,畢竟屠睢任囂這兩人走得太近,而嶺南距離中央朝廷又太遠。
只要他們勾結起來封閉五嶺,嬴政短時間內也很難拿他們怎麼樣——這個短時間,以十年為單位。
書歸正題。
“南北都瞧不上?”古尋故意調侃韓信一句,然後問道,“那你自己什麼想法?”
“我想等等。”韓信老老實實的回答道。
“等到什麼時候呢?”古尋反問。
“至少……”韓信想了一下回答道,“至少要等到海上停著的那艘大船開走。”
“蜃樓?”古尋玩味的笑問道,“那船怎麼你了?”
韓信扭頭看了一眼海上的巨大陰影,然後淡定的回答道,“沒怎麼我,就是覺得它要駛入風暴之中了,最好等它先進去。”
古尋聽到這話神色微微變化,也扭頭看了一眼那龐大的陰影:
“你確實很厲害……儒家現在的情況你怎麼看?”
韓信兩手一攤,“我覺得,最好不要看。”
“你這麼不看好儒家的情況?”古尋淡定的反問道。
“面對帝國,農家靠著十萬弟子尚有一搏之力,可以讓皇帝投鼠忌器。”韓信冷靜的分析道,“可儒傢什麼都沒有。”
“哦,對了,他們有分裂出不知道幾百張的嘴……還不如沒有。”
農家雖然名望不顯,但在百姓之中卻有著遠超其他諸子百家的影響力。
十萬農家弟子一旦作亂,不知道能掀起多大的波瀾,嬴政只要還有一絲理智,就會對農家保持克制。
但儒家……聲音確實很大,但也只剩下聲音大了。
可對嬴政來說,聲音大未必是好事。
嬴政希望有大儒為自己辯經的時候,他可以一定程度上無視儒家的‘聒噪’,一旦他放下辯經這一茬了,儒家的存亡也就只在他一念之間了。
屆時,儒家的聒噪就很要命了。
老百姓或許會為儒家說話,卻絕對不會為儒家反抗帝國。
影響不了上層官僚,動搖不了底層百姓,儒家又能如何呢?
墨家可以被帝國一紙詔書打成叛逆,儒家一樣可以。
反正在韓信看來,儒家這些人一直就是在刀尖上跳舞,等著死呢。
他可以嘗試拯救愚蠢的人,但沒法救找死的人。
“嗯……”古尋對韓信的說法不置一詞,只是繼續問道,“那小聖賢莊呢?你怎麼看?”
“大人的意思是?”韓信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先小心的確認了一下。
古尋不耐煩的擺了擺手,“你想的就是我的意思,直接說吧。”
韓信心裡有數了,也不再廢話,直接回答道,“很簡單啊,低下頭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