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家的局勢如果進一步混亂,對他來說可是百利而無一害啊。
與他相反,田虎此時神色就比較凝重了。
他可不希望局勢陷入僵持。
………………
炎帝六賢冢內,勝七和吳曠聯袂穿過出口,來到了六賢冢的最深處。
這裡,才算是真正意義上的六賢冢所在,也是他們從未曾涉足過的地方。
整片區域大致為拱頂圓形,一進來便是一段鋪好的道路,兩側擺有小型鏤空石柱。
正對著入口的是一座小型的炎帝像,周圍爬滿了綠植。
穹頂之上有一個洞口,或許是人工開鑿,灑下來的陽光正好對著神農像的位置。
以炎帝像為正中,兩側山壁擺有六個等距的方形石柱,柱子上面還掛著成熟的農作物,石柱之下還各有一個圓臺,繪製著各不相同的圖案。
而在正中央區域,則是一個大圓形平臺,同樣也繪有圖案——神農令的圖案。
因為有光照,六賢冢並不像甬道之中那麼黑暗,可以正常視物,勝七二人就順手把手裡的火把插到了旁邊石壁上的火把架裡,以免待會兒佔著手誤事。
吳曠看著偌大的山洞內的種種景象,不由感慨道,“六賢冢內,原是這番景象啊!”
同時,他也注意到了那六個石柱下方的圖案,“那些是……”
勝七已經認出了它們的意義,沉聲說道,“鑄兵刃、嘗百草、種穀物、知音律、修水利、明曆法!”
“神農先祖,福澤蒼生!”
“這是他所創下的六大壯舉,既是六堂的標誌,也是六大長老的象徵。”
說著話,二人已經邁步來到正中央,神農令的圖案之上,神色肅穆的對著炎帝像躬身行了一禮。
等他們挺直起身,山洞之內卻突然颳起了邪風,地上的沙礫落葉隨之捲動,周圍熄滅的火臺也重新開始泛起火星,隨時會被重新引燃。
兩人立刻戒備起來。
讓他們警覺的當然不是風,而是隱藏在邪風之下的,位置不明的殺氣。
兩人不斷調整站位身形,保持著最佳狀態的同時,尋找那股若有若無的殺氣。
就在這時,風息驟停,隱藏在暗中之人出手了。
勝七二人第一時間察覺到對方出手,朝著殺氣傳來的方向翻身一躍迎敵,接著兩人同時出掌,各自和不知來歷的敵人對拼了一掌。
他們兩個翻身撤回原位,對方也再一次消失不見。
光線有限,很多區域有些昏暗,致使他們倆並沒有看清。
緊接著,低沉的老年嗓音響起,在圓形的山洞內來回迴盪轟鳴,分辨不出來源:
“春蠶不念秋絲,夏蟬不知冬雪。”
“枯榮不為人命,盛衰不由王權。”
這四句話,代表著農家的理念,也是真正理解農家那句‘地澤萬物,神農不死,將相王侯,寧有種乎’的口號的基礎。
沒錯,農家那句口號並不是在表達打破階級桎梏的思想,而是在表達一種超脫其外的想法——有些類似天宗,但不完全一樣。
天宗是以己心體天心,是對道德理解和貼近,而農家更接近一種態度,一種看法,主體完全沒有人的事。
伴隨這四句話音落下,周圍的火臺終於全部重燃,升起熊熊火光,將洞內徹底照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