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喜歡法家的學問?”古尋點了點頭,對於扶蘇選擇儒家先不置可否,轉而又問了一句。
“並非不喜,只是扶蘇覺得,法家的學說,有些太過……刻薄了。”
“嗯……”古尋又點了點頭,還是不置可否。
扶蘇的看法倒不算錯,法家拂士的特點就是不相信人性,包括韓非在內的一眾法家大能,都是預設百姓,官員,貴族……等所有王權之下的人,包括他們自己,自控能力都不行,都是潛在的違法犯罪分子,必須以完善的律法約束管教,將苗頭扼殺在萌芽中。
這都是在法家的經典著作中可以清晰看出來的。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難怪荀子這位崇尚性惡論的大儒,會教出兩位法家的高人了。
而這一點恰好和儒家相反,他們就喜歡搞看人品的那一套,往往過分強調個人品行修養,經常脫離實際,直到孟子出現才改變了一部分現狀。
兩種做法說不上對錯,各有各的好處,也各有各的弊端。
扶蘇之所以偏向儒家,可能也是性格使然。
“現在教導你啟蒙學習的,是誰?”
“是淳于越博士,他是齊人,儒家之人。”扶蘇不明所以,但還是詳細的介紹了一下。
看來啟蒙老師也可能有一定的影響……得到了答覆的古尋又想到。
找儒家的人來進行啟蒙教學不足為奇,這是人家擅長的領域。
古尋沉思了一下後,吐出一口濁氣,對扶蘇說道:
“古某呢,哪一家的學問也教不了你,因為我都不懂。”
“???”扶蘇抬著小腦袋,兩眼無神的看著古尋,小小的眼睛裡,充斥著大大的迷茫。
啥都不懂?那父王讓我學什麼?我拜師又有什麼意義?
古尋權當作沒看見扶蘇的懵逼,不緊不慢的解釋道:
“秦王陛下找我當你的老師,是希望我教導你一些……百家學說之外的東西。”
“百家學說之外的東西?”得到了一個解釋,但扶蘇仍舊迷惘。
對於年幼的他來說,天底下的學問,不就是諸子百家的那些嗎?
還有什麼能學的?難不成父王讓我學習醫術?
扶蘇小腦袋瓜裡飄過了幾個沒頭緒的想法。
“現在的你還太小,暫時還不適合學,得等你更大一點再說,等到我再回咸陽的時候時間應該就差不多了。”古尋進一步說明道。
眼下的扶蘇才五六歲,除了識字認字,學習一些啟蒙文章,其他的都不合適學。
古尋的話到底沒能解開扶蘇的疑惑,不過他至少明白,自己暫時不用糾結這些問題。
“對了,如果公子你有興趣學一些旁雜的技藝,古某倒是現在就能教你。”古尋見扶蘇眸中的疑惑消散,顯然已經暫時放下剛才討論的問題,於是又說道。
扶蘇自然不知道古尋所說的‘旁雜技藝’是什麼,所以疑聲問道:
“古大夫說的是?”
“醫術,還有武功。”古尋一扣桌案,脆聲答道。
扶蘇細嫩的眉毛朝眉心一擠,小臉上露出難色。
醫術和武功?這都不屬於正道啊!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