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峻山原本是要跟隨東征司令部御駕親征的,因為首輔百里沙一再挽留,希望高峻山能夠在京城主持大局,高峻山才決定暫時留在京城,但是,去前線那是板上釘釘的,東征島國是他一生中之重中之重的事情。
百里沙已是一個六十五歲的老人了,他感覺在首輔之任上,已經很吃力,他建議高峻山在七個兒子中選出一人來,接替首輔之職。
高峻山並沒有考慮由他兒子來接替首輔這個重任,他十分明白,這個擔子是相當沉重的,他決定在崇文弟子當中選一人出來接替百里沙,因為他的崇文弟子都很年輕,所以,高峻山希望百里沙帶一帶年輕人之後,再退休。
退休?
高峻山腦海裡突然冒出了這樣一個詞,退休二字是他在穿越之後還從沒想到過的,現在必須得面對了,因為跟他一起舉義旗的老將們大多已經變老了,是該考慮退休的問題了。
高峻山心目中有兩個得意門生,他認為最適宜接替百里沙的位置,一個是領導諜報工作的田正春,一個是從事基礎科學研究的李林先。
“茂呈,朕推薦兩位年輕人跟著你。”高峻山對前來訴苦的百里沙道,“你帶一帶他們,然後在逐漸地把權利移交。”
“兩位?陛下是想設立兩位首輔嗎?”
高峻山道:“不是的。朕推薦兩位,是要考察一下他們,看看誰更合適擔任首輔之職。”
“陛下萬萬不可。”
“為何?”高峻山問。
百里沙解釋道:“陛下,您想過沒有,如果他們二人都知道自己是首輔的人選,必定會明爭暗鬥一番,到那時,您選了其中的一位,另一位必定不甘失敗,甚至會給新任首輔製造各種麻煩。這不是有違陛下對他們的厚愛?”
“茂呈所言極是,幸虧你及時提醒,朕之前還在這兩人之間猶豫,現在朕有了明確的人選了,就是李林先了。他早年從事地質勘探工作,後來又參與籌建第一鋼鐵廠,擔任造船廠廠長期間,為建造蒸汽機戰列艦做出過卓越的貢獻,金蘭灣鐵路建設初期,他提出過建設性的意見。現在是科技院的副院長,為推動我國科技發展,發揮過重要作用。”
於是,高峻山就這樣定下了華夏國下一任首輔的人選。最高興的莫過於百里沙,他總算可以放下沉重的擔子,過輕鬆安詳的日子了。
……
據鄭芝龍的報告,島國現在政局很不穩定,德川幕府的掌門人才十四歲,權柄掌握在他叔父等幾位輔臣手裡,由於德川幕府採取閉關鎖國政策,幕藩體制出現危機,主要是幕藩財政枯萎,農民起義頻繁。
鄭芝龍的報告還提到,島國的大批浪人對幕府抱有不滿情緒,正在醞釀對幕府的暴動,鄭芝龍請示,能否招募一些島國的浪人,為我所用。
高峻山給鄭芝龍回電,同意他招募這些浪人,但是,人數不宜過多,以萬人為上限,以便於我們掌控。最好是在德川幕府的藩國中間,尋找一個代理人,作為我們的傀儡。
……
這天,高峻山在工部上班,工部部長是呂鶴舉。現在的工部與前朝的工部所管轄的事務有了很大的不同,工部相當於後世的工業部,而前朝的工部還要管農業和水利。
呂鶴舉一見到高峻山就不停地訴苦,全國有上萬家的工廠在伸手向他要鋼鐵,現在的鋼鐵產量是年年增產,但卻趕不上如雨後春筍般發展起來的各類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