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八點,戰列艦群減速至十六節。
夜晚航行,對遠端作戰的海軍是一個考驗,因為六分儀在夜晚不起作用,只能憑羅盤來確定方向,好在華夏國的海軍有一個有利的條件,那就是發報機,發報機可以隨時向旗艦報告自己的航向,以便旗艦統一調整戰列艦群的大方向,以確保整個艦隊不偏離航向。
海上颳起了五級大風,海面捲起層層巨浪,戰列艦破浪前行,戰艦上有了很大的顛簸。
高峻山已經適應了航海的生活,所以對這樣的顛簸習以為常。他返回自己的包間,取出一張紅毛毯,關了電燈,和衣躺在太師椅上,蓋上毛毯,準備睡上一覺。
他不敢躺到床上去,更不敢脫衣睡覺,夜晚的航行,萬一有什麼緊急的情況發生,他能迅速地起來,而不耽誤時間。
在太師椅這樣地躺著,也是一件很舒服的享受,在戰艦的搖晃中進入了夢鄉。這情景還真像有一首老歌所唱的那樣:軍港的夜啊靜悄悄,海浪把戰艦輕輕地搖,年輕的水兵頭枕著波濤,睡夢中露出甜美的微笑……
一輪紅日從海面上冉冉升起,海面被染得絢爛無比,白雲在藍藍的天空中飄動,海鷗在海面歡快地飛舞,行駛在南海的戰列艦群迎來了新的一天。
這一天,高峻山起來得很晚,他睡的很深沉,直到上午九點才醒來。早餐是李德容送過來的,一碟醬牛肉和一碟青菜,主食是一大碗稀飯。
吃過早餐,他先是來到駕駛艙,瞭解了一下戰艦航行的情況,艦長鄧世傑向個稟報,此時的戰列艦正以二十一節的高速,向柔佛前進。
高峻山又詢問了夜晚的航向有否偏差,鄧世傑回稟道:“昨晚航向沒有分毫偏離。”
因為六分儀只能在白天使用,它是一種用來測量遠方兩個目標之間夾角的光學儀器。利用六分儀可以測量某一時刻太陽或其他天體與海平線或地平線的夾角,以便迅速得知海船所在位置的經緯度。
高峻山讚揚了整個艦隊的合作精神,因為在夜晚,只有靠羅盤來把握方向,沒有十二艘戰列艦上面的航測員通力合作,是很難保持航向的精準度的,在茫茫大海上,只要偏離小小的角度,就會誤之百里。
“明天就要開始海戰了,我們去看看炮臺的準備情況如何。”高峻山向李德容一揮手,便走下了樓梯,往下層的甲板而去。
李德容領著幾位手下,寸步不離地緊跟在後。
鄭和級戰列艦的火力配置:前甲板有三門70磅主炮,六門50磅副炮;後甲板炮有九門50磅火炮;有一百七十四門舷炮,分列於上中下三層甲板,其中三十六門32磅、五十四門18磅、八十四門9磅。
前後甲板的火炮都有專門的炮塔,可以一百八十度無死角發射。
高峻山首先來到前甲板的主炮塔,三門巨炮炮塔為三角形佈局,炮長看到皇上下來視察,連忙列隊迎接皇上。
三門巨炮,由十六人操控,每門炮五人,一位炮長。
這裡的炮彈存放量並不大,在三座炮塔的中央,有一臺升降機,這臺升降機是歸武器庫管理的,炮彈打完了,可以透過這臺升降機,將炮彈從底艙的彈藥庫裡運送上來。原先升降機是靠人工搖上搖下的,現在有了發電機,已經改為電動的了。
高峻山進入其中的一個炮塔,炮塔裡面呈半圓形,有搖輪控制大炮左右擺動,擺動的幅度大約是一百八十度,炮口可以高低調控,調控炮口的高低,可以調整火炮的射程。
高峻山走到搖輪前面,他要試一試這個東西怎麼用,炮長在高峻山的身邊一邊示範一邊解釋:“開炮前,搖動這個把手,炮塔回隨之而轉動,這樣就可以對準目標。”
高峻山按照炮長的示範,站在了搖把的前面,這個位置正好可以觀察到遠處的海面,而且有一個光學瞄準鏡,透過瞄準鏡能夠更清晰地觀察海面。他彎下腰搖動著把手,這套傳動系統做的很合理,他不費什麼力氣就把炮塔搖動了起來。
高峻山直起身問炮手:“明天就要進行一場大規模的海戰,你們準備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