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務室燈火通明,這個重要的地方是不受燈火管制的。
高峻山向報務員道:“向百里沙發報,加急,必須立即送到本人。命令:百里沙立即將張從調往西疆,負責西疆公路局的工作。”
報務員業務很熟練,滴滴答答地幾分鐘就把電報發了過去。
電報發出之後,高峻山才稍感輕鬆,離開了報務室之後,那也沒去,返回包間睡覺了。
才睡下沒多久,報務主任就把百里沙的回電送了過來。
高峻山趕緊起身,點亮油燈,急切地看起了百里沙的回電。
百里沙告訴高峻山,昨天張從不幸病逝,他還給高峻山留下了一封信,百里沙昨天已經八百里加急送往泉州。
送往泉州。高峻山心想,等我們到了泉州的時候,張從的信也應該到了,所以,他放心地又睡下了。
張從的信中寫些什麼呢?他已經不再關心了,還是睡覺要緊呀!
高峻山一覺睡到大天亮,李德容前來詢問,是把早餐端過來呢,還是去餐廳就餐?
高峻山道:“我們去餐廳吧!”
此時餐廳就餐的人已經不多,早餐是稀飯油條,高峻山胃口好,一連吃下五根油條,一邊吃還一邊讚賞廚師的手藝:“不錯不錯,這油條炸的焦脆爽口,口感了得!”
吃完早餐就上了甲板,欣賞大海的風景。
其實大海沒有什麼風景可看的,就是一片藍色的海洋。
只是今天的天氣很好,太陽閃爍著它的光芒,滋潤著大地。
昨晚放出去的四艘快艇,已經回來了兩艘,還有兩艘在執行著警戒的任務。
有陽光的日子,就可以使用六分儀,戰列艦的航速增加到了18節。
18節是鄭和級巨型戰列艦的最高航速,21節的航速是在緊急情況下才使用的,如果要達到21節的航速,必須八臺1000匹馬力的蒸汽機同時投入使用,這樣對煤的損耗會大幅度的增多,所以,一般情況下是不會把航速開到21節的。
高峻山在甲板上看了一會大海,便返回駕駛艙,此時掌舵的正是鄧船長。
“按我們這個速度,多久可以到泉州?”高峻山問。
“明天早上就能到達。”
高峻山滿意地點點頭,就要求下底艙去看一看。
鄧世傑讓大副來掌舵,他便領著高峻山出了駕駛艙。
下底艙的門有三個,分別在戰列艦的前中後。
鄧世傑領著高峻山來到中間的船艙門,艙門有一個士兵在站崗,這個艙門平時是關閉的。
他令人把艙門開啟,這扇艙門是一個長方形的門,長有五米,寬三米。
雖然被稱為門,其實就是一個鐵皮蓋子,蓋在上面有把手,握住把手往一邊推,就能把這個鐵皮蓋子平移開來,鐵皮蓋子移開之後,就露出了一個口,這就是下底艙的入口。
入口也是長方形,與門的大小相當,有一個木樓梯供人們上下。
高峻山走進入口處,就聽到從下面傳上來的隆隆的蒸汽機的聲音,難怪平時要把艙門關上,那是為了隔音,同時也是為了下面的安全。
他沿著木樓梯下到了艙底,這是底艙的倒數第二層,這一層是整個戰列艦的倉庫。
這裡非常的乾淨,這一層的高度大概有四米,通風很好,高峻山在這一層走了一圈。
這裡分了四個區域,有明顯的界線標識。兩個前艙,一個是儲存煤的,一個是彈藥艙;兩個後艙,一個是淡水艙,一個是食品艙。
這裡所儲存的煤,足夠戰列艦使用一年,彈藥更是十分充足,各種型號的彈藥分門別類,擺放的整整齊齊,淡水艙是嚴格的保護的,為的是防止水被汙染,食品艙所儲存的食物是豐富多樣,貯備最多的就黃豆和綠豆,這些豆子是準備用來做豆芽的,因為豆芽裡面有維生素C,是防止敗血症最好的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