槍聲來自遠處的西岸,是先遣團的登岸戰鬥打響了。
巖溫華加緊了前進的速度,一面撥開擋在前面的草叢,一面大步往前走,為後面計程車兵探出一條上岸的路。
這邊果真沒有緬甸守軍,當全排都上了堤岸,天也已微亮,一條大道展現在他們的面前。
巖溫華決定立即沿著大道前進,給左翼的敵人一個突然襲擊。
他命令一班在前探路,自己領著二三班在後面跟進,因為前面的槍聲響得急,所以他們前進的速度也再加快,生怕趕不上這場戰鬥。
槍聲越來越近,巖溫華已經看到一班已經跟敵人接上火了,他一揮手,大聲喊道:“衝上去!給我狠狠地打!”
他領著兩個班上了一個小山包,看到了正在阻擊我軍前進的敵人,一班已經在向他們開火,他端起48型米尼槍,一連開了五六槍,撂倒了四個緬甸兵,一起上來的二三班也相繼開了火。
巖溫華這個排的突然出現,把緬甸兵給打蒙了,他們不知道來了多少兵,也不派人偵察一下,就撒丫子跑人,而且是當官的先跑了。
整個緬甸軍的防線就像是泥牆一樣,輕輕的一推就全倒了。
101師師長過河之後,立即提拔巖溫華為連長。
高峻山得知部隊已經過河,而且緬軍在大潰退,他下令,部隊過河之後,繼續追擊緬軍,不要貪圖佔領了多少地方,要消滅他們的有生力量。
101師和102師過河之後,他又下令201師、705師和706師跨過伊洛瓦底河。
他給前線總司令周世臣發報,告訴他,101師、102和201師負責殲敵,705師和706師負責防守所攻下的城池。
他把305師留在了雲南,加強雲南的地方治安。
高峻山在雲龍州的總部,指揮這場對緬甸的征討戰。
12月,後勤部的運輸隊來了。
這支運輸隊有二十萬人,是一支龐大的運輸隊。
各種的戰略物資被運到了雲龍州,因為指揮部設在雲龍州,所以後勤部的倉庫也設在了雲龍州。
雲龍州一下子就熱鬧了起來。
雲龍州屬山區地形,從西到東依次呈南北向排列有崇山山脈、盤山山脈、清水朗山脈,瀾滄江、沘江由北向南縱貫全境,怒江繞西部邊境而過,風景秀麗無比。
雲龍州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地區,有白、漢、彝、苗、回、傣、僳僳、阿昌等二十多個民族。
高峻山的指揮部設在這裡,增進了雲南各民族間的融洽。
雲南各地的商人也雲集到了雲龍州,高峻山不失時機地向商人宣傳的華夏國的政策,並鼓勵他們把貿易做到海外去。
征討軍進展很順利,緬軍再強大,也擋不住華夏軍的猛烈攻勢,他們很快就退出了緬北地區,並提出了和談的要求。
緬方提出個和談條件:
一、緬甸遵照古禮奉表進貢;
二、緬甸永不犯天朝邊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