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下作戰的計劃已經確定,就立即實施了。
兩路人馬分別從湖南的郴州和江西的贛州進入廣東的北部山區,在韶州會師之後,再繼續南下。
此外,高峻山又組建了一支工作隊,這個工作隊有兩個任務,一個是宣傳,一個就是行政佔領。
工作隊成員必須是崇文弟子,所以要從京城把他們運送南下,這需要半個月至二十天的時間,高峻山沒有等工作隊,而是命令軍隊先出動,工作隊跟隨後續的運輸大軍南下。
在兩廣地區,督導處已經派人打了進去,他們向退守在這裡的明廷官員做了很多的宣傳工作,要他們不要執迷不悟,跟著沒落的王朝一條道走到黑。
不管是督導處的人深入到了兩廣地區,高峻山的情報機構通事局,也已經滲透到了晚明的各級府衙裡面。
這次出征,董小宛和柳如是兩位妃子也要跟著高峻山,高峻山沒有把她們帶在身邊,留在了金陵的皇宮裡面。
高峻山率領的201師少將師長叫何三省,是崇文弟子。這個師下轄三個步兵團,一個炮兵團,一個運輸隊,是一個滿編的甲等師,一萬人。
高峻山隨師部一起行動,他雖然是皇上,卻沒有一點皇上的派頭,非常的親民。
這一次出征孫可望沒有跟過來,御林軍副都御使李德容,帶著一個排的御林軍跟著高峻山,充當他侍衛官,漕運都督李虎也跟過來了,漕運都督俗稱漕幫幫主。
李虎也帶過來三十多手下,漕幫不屬於軍隊序列,所以他們穿的都是便裝,所帶的三十多人都是武林高手。
這次高峻山行軍坐的是馬車,一路都有李虎和李德容兩個人陪著。
李虎是李部司的兒子,性格開朗,高峻山第一次見到他的時候,他已經是孩兒兵的小頭領;
李德容是桐柏練兵時提拔的年輕將領,對高峻山十分的忠誠,性格偏內向。
這兩個人的性格可以互補,當高峻山想要熱鬧是就讓李虎坐到馬車上來,與他聊天;當高峻山想要安靜時,就換李德容坐在馬車上,他可以一天不說話。
南征的隊伍從江西的贛州府到南安府,路是越來越難走,雖然走的是官道,但是道路奇險,不是上坡就是下坡,高峻山常常要下車步行。
部隊走到南安府的大庾縣,高峻山命令部隊停止前進,在大庾休息兩天再走,因為過了大庾縣就要過梅關進入廣東。
這個大庾縣,就是後世的江西大餘縣,大庾大餘,讀音相同。唐神龍元年將大庾鎮復為大庾縣,隸屬江南西道虔州,宋淳化元年,為南安軍治。元至元十四年改南安軍為南安路總管府,大庾為府治,元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改南安路為南安府,大庾為府治。
此地現屬華夏國的地盤,也是一片繁榮景象。高峻山命令南征軍在城門外駐紮,不許騷擾百姓。
隊伍駐紮之後,高峻山就招呼李虎和李德容進城去看看,李虎帶上五名便衣跟在左右。
大庾是第二軍團的防區,城裡面駐守著202師的一個營,高峻山來到城門口,進出城門的人絡繹不絕,百姓進出都是暢通無阻,沒有任何檢查,一片太平世界。
城門並沒有見到部隊把守,負責城門的是武裝民兵。
一身軍人裝束的高峻山在城門口沒有停留,也向普通百姓那樣悠閒的走進了城門,兩個民兵只是一臉的嚴肅,並沒有盤問,他們對百姓也一樣沒有盤問,高峻山一行就這樣進了城。
守城的民兵是知道城外駐紮了部隊的,但他們不知道皇上也在這裡,如果他們知道進城的是當今皇上,那決不是這個反應了。
高峻山跟著進城的人流來到鬧市區,街面上店鋪林立,人頭湧湧。
他進了一家裁縫店,店老闆一見有貴客,連忙出來招呼。
“請問這位軍爺,是想做衣服還是賣布料?”笑臉相迎的老闆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