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理順的臉色一紅一白,低頭不語。
高峻山繼續說道:“的確,劉芳亮的打擊面是大了些,適當的小懲大誡可也。這樣吧,你放了的哪些人,讓他們把多出來的田產退出來,告誡他們下不為例。”
“多謝陛下不治下臣之罪!”
高峻山道:“朕說過了,你是秉公辦事,沒有罪。這件事就這樣處理了,你還有其他的問題嗎?”
“多謝陛下恩典,下臣告退。”劉理順起身告辭道。
高峻山攔住他道:“你沒問題了,朕還有事情要和你相商,你先別急著走。”
劉理順只好再坐回原位。
高峻山道:“我們很快就要邁入工業化時代,鋼材的需求量將會猛增,我們要有這個預見性,要加快上馬幾座鍊鐵廠和鍊鋼廠,不能等到那個時候鋼鐵跟不上,我們就被動了。”
劉理順道:“要工部提交計劃書,我們才可以給予批覆。”
高峻山不是要工部的計劃,他是要劉理順給一個計劃,因為全域性掌握在他的手裡面,要開多大規模的工廠,都要由民政院來做計劃,所以他對劉理順道:“你說的很有道理,朕想知道的是,我們目前能做多大的投資。你回去給朕寫一個詳盡的報告,朕心目中有幾處可建廠的地址,有了你的報告,朕就有依據把鋼鐵廠的籌建工作確定下來。”
“這是件大事,下臣要回去找專家論證。”
“好,你就先辦這件事。”
“遵旨!下臣告退。”
高峻山讓孫可望用他的鑾輿把劉理順送回民政院。
他對劉芳亮雷厲風行的作風是滿意的,雖然劉理順來告御狀的目的很明確,明擺著就是反對劉芳亮藉著違反土改政策,來整這般前朝的遺老,高峻山是要支援劉芳亮的。
高峻山知道,劉芳亮如此賣力地去整治這幫人,是因為當年的圈地風波就是這些遺老們掀起浪來的,他現在還不乘懲治違法之機,竭盡全力去整一整他們。
他怎可能不知道劉芳亮在抓人?
劉芳亮早就把報告送到他的桌面上,也彙報了劉理順放了三十個他們的人,不過,高峻山交代劉芳亮幾個必須要抓的人,劉理順沒有能夠要走,被劉芳亮死死地扣在手裡,這幾個人就是在朝堂之上彈劾過高峻山不上早朝的人,高峻山心中大為光火,心中罵道:“誰要老子上班,老子讓他沒班上。”
所以,高峻山對這些違反土改政策的人,沒有絲毫手軟,命令劉芳亮抄了他們的家,財產全部充公,並把他們流放去了西疆。
事後,高峻山大大地獎賞了劉芳亮,心中的氣也解了。
他這才領悟到,派系之間的爭鬥是可以利用的,只要不違背原則,他還可以拉一派打一派。
他只是坐山觀虎鬥,就除掉了朝堂上的毒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