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8年6月15日,瑞典使團抵達了京城。
高峻山在太和殿親自召見了克里斯蒂娜女王的使者。
這個使團一行八人,為首的是埃裡克森公爵,四名官員四名翻譯,其中一名是英國人。
翻譯人員中,有一名瑞中翻譯官,但是他的漢語水平太次了,只能做一些日常的交流;有一名是瑞哈翻譯官,他能翻譯哈薩克語,哈薩克是華夏的少數民族,是華夏國的一個語種。還有一名是瑞英翻譯官,他們知道華夏國有很多精通英語的人,所以專門配了一名瑞英翻譯官,這位翻譯官也是水平很渣,所以他們又請了一位英國人,這位英國人能夠說一口流利的瑞典語,當然,英語就更不在話下。
高峻山瞭解到他們翻譯人員的情況,所以在崇文學院抽調了一位英語專家和一位哈薩克語專家在身邊。
這位英語專家就是田文居的老朋友——艾倫,艾倫是個漢語通,來中國經商多年。
瑞典使團此番來的目的,是希望華夏國的軍隊能夠在羅剎國的邊境製造一些麻煩。
此時的瑞典是一個以芬蘭灣為中心的波羅的海帝國,其領土包括卡列利阿,因格里亞,愛沙尼亞和立窩尼亞,西波美拉尼亞,維斯馬,不萊梅公國和費爾登,同時瑞典還征服了丹麥和挪威在松德海峽以北的領地。
瑞典正計劃向羅剎國的北部發動夏季攻勢,他們希望得到華夏國的支援,在羅剎國的南部給予牽制,拖住羅剎國在巴爾喀什的幾個軍團,不讓其北上。
真是要什麼就來什麼,高峻山也想到了讓瑞典軍隊騷擾羅剎國的北方,沒曾想他們也在計劃向羅剎國發動攻勢。
既然你們求上門來了,我們就要跟你講講條件。
高峻山假裝為難的樣子,道:“羅剎國離我京城萬里之遙,軍隊打仗就要吃飯穿衣,如此遠距離的運輸,成本和損耗都是巨大的呀!”
埃裡克森公爵道:“只要你們肯出兵,幫我們打贏了這場戰爭,尊貴的陛下所提的條件,我們會認真考慮。”
高峻山道:“埃裡克森公爵,你這話等於沒說,等你們打贏了這場仗再考慮,你把我華夏國看成什麼了?”
埃裡克森公爵連忙解釋:“尊敬的華夏國王,我們不是認真考慮,我們是一定會考慮的。”
高峻山道:“這些都是口說無憑的東西,朕提議,我們先簽一個條約,把雙方的權利和義務都一一寫明,朕和你們的克里斯蒂娜女王簽上名字,埃裡克森公爵先生,你以為如何?”
埃裡克森公爵問:“不知貴國所指的權利和義務是什麼?”
高峻山伸出二根指頭,道:“很簡單,朕要求貴國向我華夏國開放口岸,第一,允許我華夏國的商人進入你們的國家進行貿易活動;第二,允許我華夏國的軍艦在貴國的海域航行。”
埃裡克森公爵提緊的心終於鬆了下來,笑道:“這個我就可以做主答應陛下。”
高峻山並不急於求成,道:“這樣吧,關於開放口岸的問題,請埃裡克森公爵與我的大臣坐下來協商一下,看看如何行文較為妥當,我們把它形成文字,一式兩份,我和貴國的克里斯蒂娜女王共同簽上名字,你們認為如何?”
“如此甚好!”埃裡克森公爵應承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