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稟父皇,有十萬人了。”
“沒有欺壓百姓吧?”高峻山嚴肅起來。
“不敢。我們是嚴格按照父皇的指示辦事,我們每個鈔關都本著熱情主動、微笑收費為宗旨。”
“沒有多收船家的銀子吧?”
“回稟父皇,每條船全程只收四百文。”
高峻山道:“你們漕運十萬人是個極限,不能再增加人數了,而且必須保證航道暢通!這條航道是我們的生命線呀,一定要守護好!”
“遵令!”
“好啦,朕累了,要休息一會兒,你們都退下吧!”
劉文秀和孫可望都退出了包間。
……
這次南下的目的不是去遊山玩水的,作為一個穿越者,高峻山對遊玩已經不感興趣,穿越前的金陵城比現在可是繁華得不知道多少倍,他也去過很多次,所以目前的金陵他還沒有打算進去,他的目的地是金陵的龍江造船廠。
鄭和下西洋的寶船就是在龍江造船廠建造的。寶船,又稱大舶、巨舶、鉅艦、巨舟宗、海舶、寶舡、寶石船、寶舟、龍船、海船等。其中,大號寶船長四十四丈四尺、寬一十八丈,中號寶船長三十七丈、寬十五丈。由此可見鄭和下西洋時期的船舶建造技術,已經達到了當時木帆船時代的巔峰。
龍江造船廠所造的海船,不僅排水量巨大,而且堅固可靠,經歷了七下西洋的嚴峻考驗。
龍江造船廠的規模很大。其範圍東抵城濠,西抵秦淮衛軍民塘地,西北抵儀鳳門第一廂民住官廊房基地,南抵留守右衛軍營基地,北抵金陵兵部苜蓿地及彭城伯張田。東西橫闊一百三十八丈,南北縱長三百五十四丈。面積達五十餘萬平方米。
當然,江南不止一個龍江船廠,明朝在淮安府就設有京衛、衛河、中都、直隸四個大廠,共八十個分廠,廠區沿運河綿延伸展,總長達二十三里,可見江南造船業的規模之宏大。
因為龍江造船廠有著建造大型寶船的能力,一心要發展海上事業的高峻山,當然把重點放在龍江造船廠這邊。
改裝後的“襄陽一號”航速達到十二節,順流的速度,所以這次的航行,比前一次高峻山乘坐“襄陽一號”提前了五天到達武昌。
在武昌高峻山沒有下船,在船上接見了作為江南的最高軍事長官李過。
李過也不是第一次坐“襄陽一號”了,他登上“襄陽一號”的甲板,就直接上了最高層,來到高峻山的包間。
“補之,見到你真是太高興了!”高峻山一見到李過見客氣的說道。
李過連忙行禮,道:“皇上駕到,末將有失遠迎,還請恕罪。”
高峻山道:“你是我的結拜兄弟,這些檯面上的禮節就免了吧,朕這次又要你跟著一起同船了。”
李過拜謝:“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