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幾百畝的土地,賈家不淡定了。
他們家從來沒有過如此多土地,賈家還沒有進駐他們的新家園,賈正茂的兩個兄弟就提出了分家的請求。
事情是由如何分配他們家的宅基地引起的,賈正茂計劃先把宅基地用土牆圍起來,然後再在圍牆裡面蓋房子,他的兩位兄弟堅決不幹,要求各家圍各家的。
這明擺著是要分家的節奏,賈正茂面對兩個兄弟的要求也提不出什麼反駁的意見,對一個大家族來說,分家是在平常不過的事了,兄弟大了就要分開過,之前在國內沒有分家,是因為家業不夠大,分開過很有可能就不夠吃了,現在不同了,有三百畝的田地,誰看了不眼紅?
想分家,那可不能按戶平均分,必須得按人頭來分,因為現在的土地是國家按照人頭分給他們賈家的。
賈正茂提出了分配方案,他的兩個兄弟雖然不樂意,但也沒辦法,他們也知道,土地的按人頭分下來的,他們自家再分,也按人頭是最合理的,只是他們兩家人都不佔優。
五十畝的住宅基地分成了三塊,畢竟都是兄弟,最後大家都同意先把土牆先圍砌起來,三家之間的公共牆以後再說。
國家分配的臨時住房非常的簡陋,賈家這麼大家子人住得很不方便,所以他們只能日夜不停地建造自己的房子。
輪船運過來的建築材料是用來修建碼頭的,賈家肯定是領不到鋼筋水泥這些建材,他們只能夠築建土牆。
西海岸的起步跟東海岸相比,就艱難了許多,東海岸的長安城畢竟是荷蘭人在那裡經營了三十多年,長安之前叫新阿姆斯特丹,是1626年荷蘭人從印第安人手裡買下來的。
新鄉這個地方就是一片的荒野,華夏的開拓者者必須在此白手起家,建設自己的家園。
要砌圍牆必須先打地基,賈家為了打多深的地基又爭吵起來,他的兩個兄弟希望儘快住進新家,所以不考慮把地基打深,賈正茂考慮問題比較長遠,他認為圍牆必須要有五米高,就算現在不把土牆砌到五米,但是地基必須從長遠靠考慮。
三家人意見難以統一,只好各家掃各家門前雪,各家的圍牆各家管。
賈正茂帶領他的五個兒子以及十多個孫子開始挖牆地基,他們連續奮戰了三天三夜,才挖了整個地基的四分之一,挖完了地基還要砌牆,賈正茂認為工期太長了,這樣會延誤搬遷,現在所住的地方太簡陋了,萬一下雨,就會給他們帶來非常的不便。
“怎麼辦?”正在剷土的賈正茂放下了鐵鍬,看了看天,“我們這樣幹,什麼時候才能夠把房子蓋起來?”
他的小兒子賈崇文道:“爹,不如我們把人力分為兩撥,一撥砌圍牆,一撥蓋房子,這樣兩方面都不耽誤工夫。”
賈正茂十分欣賞小兒子的想法,他平時最喜歡的就是這個小兒子,他堅持認為他的小兒子將來必成大器。
賈正茂果斷地採取了措施,他帶著老大賈崇光一家繼續建圍牆,老二賈崇耀、老三賈崇明、老四賈崇澤和老五賈崇文開始搭建房子。
建房子需要建築材料,賈正茂讓他的小兒子賈崇文去開墾總隊批些木料回來。
賈崇文受命去開墾總隊,經人指引,他來到了新鄉碼頭,開墾總隊的臨時辦事處就設在碼頭上。
賈崇文向辦事處主任說明了來意,這位主任姓馬,他為難地攤開雙手道:“我們沒有得到這方面的通知,說要為你們解決木料的問題。”
“馬主任,我們沒有木料怎樣蓋房子?”
這樣吧,你先回去,我們向上面反映這個情況,一有訊息,我親自上門去通知你。”馬主任十分熱情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