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紅兵搖搖頭,道:“叛亂雖然平息,但是這些人還把西方人當做他們的主子,我們要改變他們頭腦中固有的觀念,首先要這裡進行去西方化的行動。”
“去西方化?”
“對!”高紅兵用堅定的語氣道,“我們要把西方人留下來的所有東西都給他去除掉,包括建築、文字,甚至是人。”
高紅兵來到柔佛的時候,一路上看到有不少的建築,特別是有不少的教堂,他的主張是,把這些建築統統拆掉,西方人已經被殺光了,他認為,那些西方人留下的混血兒也不能放過,必須全部讓他們消失。
方慶陽道:“我這就按照總督的意思,擬一份檔案,現在已經很晚了,請總督早些歇息,明日一早,我就把檔案那給您看。”
高紅兵道:“本督的確是有點累了,剛才是為了等父皇的來電。你也不要太晚睡了,本督睡覺去了。”
……
高紅兵最重視的還是港口的重建,像馬來半島這樣的地方,主要還是靠航運才能使這裡的經濟活躍起來,在他的心目中已經有一個港口,他認為是必須立即進行改建的地方。
這就是巴生港。
巴生港位於馬六甲海峽的東北部,地理位置優越,是華夏至歐洲貿易航線的理想停靠港。
所以,高紅兵把他的行營放在了距巴生港有八十里地的吉隆坡。
高紅兵進駐吉隆坡的時候帶來了十萬移民,這十萬人都是從華夏內陸省過來的華人,吉隆坡此時還是一個小城鎮,原地居民只有二萬多人,高紅兵強行把原住居民趕到了四周的鄉下,當然,原住居民中的華人的可以留下的,這一部分人佔二成左右。
十萬人的進駐,使得該城一下子顯得擁擠了起來,高紅兵委任了一位市長來管理這座城市,這位市長叫陳長明。
陳長明擔任市長後,立即開展了城市擴建,擁擠的城市很快就得到了緩解。
陳長明也接到了高紅兵的命令,一大早他就坐上馬車來吉隆坡的總督府拜見高紅兵。
“總督,我認為您的命令適合在吉隆坡執行。”陳長明提出了他的不同看法,“因為這座城完全是我們華人居住的地方,沒有必要再去拆除西方人留下的建築,這些建築我們是可以利用起來的。”
高紅兵道:“陳市長,你說得很有道理,是本督考慮不周,本督今天所發出的這份命令,你們可以不用執行。”
高紅兵說完又把方慶陽叫來,讓他給吉隆坡市政廳發一份補充檔案。
問題解決之後,陳長明才向高紅兵道喜:“恭喜!恭喜!恭祝總督弄璋之喜!”
“感謝!感謝!”
“總督不回新加坡去看一看?”
高紅兵道:“忙過這陣子再說吧!”
陳長明提議:“總督不如把太子妃和公子接來吉隆坡。”
高紅兵道:“不用了,有皇后娘娘在,新加坡現在可是熱鬧得不行。”
陳長明離開之後,高紅兵給高峻山發了一份電報,彙報了他對馬來半島採取強制管理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