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峻山拿起劉芳亮的計劃書認真地看了起來。
都察院在金融方面的監管還是有一套的,從他們對銀行系統和紙幣發行的監管,就能看出都察院的能力。
這個計劃書寫得很詳盡,從金礦的開採到運輸,從選礦的每一個步驟,倉儲和轉運,從精煉和黃金入庫,每一個環節都有都察院的人記錄和跟蹤,甚至連管理規章都定得一清二楚。
“這個計劃書是你做的?”
高峻山看完計劃書之後,把計劃書放在了檯面上。
劉芳亮一邊喝茶一邊在欣賞車外的風景,聽到皇上發問,他連忙放下茶杯,面對高峻山道:“我哪有這個本事,這都是院裡面的高材生們寫出來的。”
所謂院裡面的高材生,是指分配到都察院的崇文弟子,分去都察院的崇文弟子每個專業都有,高峻山也料到計劃書必定是崇文弟子們操刀的,憑劉芳亮那點學識,想破他的腦袋他也寫不出來。
“這份計劃書做得很好。”高峻山表揚的是他的崇文弟子,“光靠一份好的計劃書是不夠的,怎樣落實到位才是最主要的,作為一院之長,你要充分調動人的積極性,提高監管力度,人才是最重要的。”
“謹遵皇上教誨!”
……
火車經過玉茲省的阿拉木圖站停了下來,這只是一個短暫的停留。
高峻山還有一個公主在玉茲,她就是高峻山的乾女兒朱寒梅,今天,朱寒梅專程來火車站面見高峻山。
朱寒梅身邊帶了一步微型發報機,她早已跟高峻山聯絡好了,要在阿拉木圖車站拜見高峻山。
火車一靠站,高峻山就看到在站臺上等候的朱寒梅,他讓劉芳亮先回避一下,他要召見朱寒梅。
朱寒梅上了高峻山的專列,身邊還跟著兩個六七歲的男孩。
“女兒拜見父皇!”
高峻山道:“免禮平身!這裡不是宮裡,可以隨便些。”
朱寒梅把兩個孩子推在高峻山的面前,道:“快,給皇爺爺行禮!”
這兩個男孩很是乖巧,也許是早就調教好的,雙雙拜倒在高峻山的腳下;“給皇爺爺請安,皇爺爺萬歲萬歲萬萬歲!”
“起來吧!起來吧!都起來!”
高峻山看到這兩個孩子樂得不行,開心地哈哈大笑。
“這是朕的兩個小外孫吧?長這麼大了!”
朱寒梅道:“正是,一個七歲,一個五歲。”
“要好好地培養呀!”高峻山慈祥地看著這兩個孩子,雖然與自己沒有任何的血緣關係,總覺得與自己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看到孩子們,朕才感覺到自己老囉!寒梅呀,這兩個孩子應該讓他們學習漢語,繼承我們漢族的文化。”
朱寒梅道:“這也是我帶他們來見父皇的原因之一,我們現在在玉茲,孩子們的學習條件不如京城,我想送一個孩子去京城接受我們漢文化的教育。”
“這是一件好事,朕建議兩個孩子都去,在京城接受最好的文化教育。”高峻山高興地說道。
朱寒梅的目光依依不捨地看著她的兩個孩子:“一是孩子太小,我和他們的父親都不忍心讓他們獨自離開;二是孩子在京城他們的生活問題怎樣解決呢?”
高峻山道:“你轉告駙馬爺,你們就放心吧,朕的外孫,把他們送去京城那就是小皇子了,他們可以住在皇宮裡面,可以帶幾個哈薩克族的丫鬟進宮去照顧他們的起居,上學有專車接送,專人陪護,這樣你們可以放心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