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軍友答:“他叫李信。”
高峻山無比驚訝:“李信!”
紅軍友驚異的眼神望著高峻山:“秦王,你認得他?”
高峻山當然知道李信這個人物,歷史上李信投奔了李自成,輔佐其成就霸業,建立大順。可惜的是,因牛金星誣陷,李信慘遭冤殺。高峻山還知道他是河南河內人,還是個舉人。
“我只是聽說過他。”高峻山隨口回答道。
“他可認得你。”
“他認得我?”高峻山甚感奇怪。
紅軍友道:“秦王的威名遠播,天下誰不知道你呀!”
高峻山點著紅軍友笑道:“你老哥……”
紅軍友站起身來:“我這就去請李信進來?”
“快去!”
紅軍友出去後,高峻山又往火盆裡加了柴,讓火燒的旺些。
李信其實就在外面,紅軍友很快就把李信帶了進來,大家寒暄了幾句,紅軍友便自覺地退了出去。
高峻山與李信坐在火盆旁後,便開始進入了正題。
高峻山謙遜道:“我乃一介草民,因朝廷無道而起兵。今李公子來投,與我共舉義旗,救民於水火,實乃明智之舉。”
李通道:“秦王思德在人,聲威遠著,義旗所指,莫不欣然鼓舞。我李信早有投靠之心,只是無人引薦,多虧有紅將軍,方能與秦王得此一見。”
高峻山喜不勝收:“我知李公子有文武之才,早有結交之意,只是天地茫茫,不知君在何處。今日能得一見,乃天意也。”
李信也是驚動萬分:“秦王如此抬愛,信願追隨秦王左右。”
高峻山拉起李信的手道:“太好啦!今後軍機大事,還請李公子多多賜教。”
李通道:“信願效馳驅,雖赴湯蹈火,亦所甘心。”
……
正月十八日,大周山,晴。
大周山因宋仁宗曹皇后建塔于山上,故又名塔山。其山嵯峨嶙峋,霧則皎然如玉,晦則空濛隱約。
這天,高峻山的人馬匯合於此,山腳下,連營十數里。高峻山領一班文武在中軍帳內開會。
在坐的有百里沙、田文居、李信、蔡芝山、紅軍友、曹文詔、李部司、賀人龍、李萬慶、曹變蛟、劉成功。
高峻山決定把現有的隊伍分為左路軍和右路軍南下汝寧,因為馮雙禮傳來訊息,我東進分隊也在向汝寧進軍。另據馮雙禮的情報,洪承疇的主力在陝西的路上,還沒有入河南,在汜水一帶的是先期追擊義軍的左良玉等部,被雨水阻擋了幾天之後,現在正忙於追擊老回回、九條龍,顧不及高峻山這邊了。
高峻山命令道:“蔡芝山、紅軍友、李部司、李萬慶為左路軍,共一萬三千人馬,百里沙為左路軍軍師,田文居為副軍師,沿尉氏、扶溝、西華、商水,進入汝寧,左路軍總兵官為蔡芝山;曹文詔、賀人龍、曹變蛟、劉成功為右路軍,共一萬人馬,以及老營的三千家眷,軍師是李信,隨我一同沿登封、郟縣、舞陽、進入汝寧。我為右路軍的總兵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