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仁怔了怔:“上路?”
“京師吏部調令,經查,原貴州龍場驛站驛丞王守仁於正德元年七月上疏陛下參劾權奸劉瑾,故被劉瑾貶謫,今劉瑾被誅,一應構陷之忠臣朝廷皆為其平反,王守仁不懼權奸,為社稷捨生忘死,忠勇之心可嘉可褒,特調任京師,聽待吏部另遣新職,王大人,趕緊動身吧,您倒黴的日子過去了,馬上要發達啦……”
王守仁如遭雷擊,怔忪片刻,在玄關前重重一坐。
荀瑛大概聽懂了調令,知道心上人馬上要離開這裡。不由大急,猿臂一伸,將王守仁的腦袋死死摁在自己飽滿豐腴的胸脯上,漲紅了臉道:“你,不許走!”
王守仁十分感動地奮力掙扎起來。
…………
…………
入夜,收拾好了行李,王守仁獨自盤腿坐在竹床上養氣。
白日的調令令他此刻心潮澎湃激動,盤腿坐了一個時辰仍不能平心靜氣入定。
夜風徐徐入簾,吹拂他的衣袍微微擺動。清風拂面,燈影搖曳。
這一瞬間,王守仁的心念如同被一隻無形的手撥動了琴絃,錚錚之聲在胸腔內迴盪不絕。
夜風越來越大,桌上的油燈已被吹滅。黑暗靜謐的斗室裡,一道振聾發聵的聲音,如同佛寺的銅鐘傳揚開來。
“何為道?”
“道者,宇宙至理也,大道無序乃有序,此為道也。”
“何為聖人之道?”
“聖人之道即本心,是非對錯良知可判。良知即為聖人之道。”
“何以求道?”
“我即是道,心即是道,本意即是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道在心中,我欲何求?”
“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
“夫心之本體。即天理也。天理之昭明靈覺,所謂良知也。”
輕柔的夜風漸漸猛烈,吹得王守仁衣袂劇烈擺動,帶著寒意的夜風裡,王守仁盤腿閉眼,卻滿頭大汗,嘴裡唸唸有詞,越說越快,聲音越說越大。
一句句,一聲聲,不僅迴盪在這偏遠的龍場大山裡,也迴盪在數百年的歷史長河中。
天空的明月不知何時被烏雲遮蓋,天空中隱隱傳來風雷聲,屋外的寒風淒厲地呼嘯而過,萬物躁動不安的夜色裡,王守仁悟道的呢喃如天神降諭,挾風雷而動天下!
隨著第一道震耳欲聾的霹靂降下,滿頭大汗的王守仁赫然睜眼,頭頂一陣白茫茫的霧氣如青煙般升騰翻滾,消逝於蒼冥。
“原來這才是我的道!哈哈,哈哈哈哈……”王守仁仰天狂笑,行若癲狂,兩行清淚卻順頰而下,狂笑聲中,王守仁捂面而泣,最後嚎啕大哭起來。
多年疑惑,多年痛苦求索,一朝而悟,超凡入聖!
******************************************************************
有人入聖,有人庸俗。
比如秦侯爺,便是典型的俗人。
王守仁的心學以良知為本,但顯然這套法子不適合所有人用,某些人良知被狗吃了,王聖人能拿他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