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x(; 帝王之術說穿了就是平衡術,在平衡的政局中發展國力,平衡中消除危機,平衡代表著安穩,代表著不出事,成熟的帝王懂得在不出事的前提下滿足自己的**,權勢,女人,國土,千古名聲等等。
丁順大概懂了,但又好像沒懂。
“可是……當今陛下不可能……”丁順欲言又止。
秦堪笑道:“我知道你的意思,這些話咱們關上房門自己說說便罷,當今陛下雖還年幼,但不能因為年幼便以為他永遠年幼,他終究會長大的,待他長大到已初窺帝王之術的門徑,那時再回過頭來看看如今廠衛如同蜜裡調油的關係,你覺得陛下心裡會舒服麼?咱們當臣子的不論聖眷多麼隆極一時都不能得意忘形,劉瑾便是一個深刻的教訓,他犯的最大的錯誤便是以為陛下不會長大,以為他可以永遠像糊弄小孩子一樣糊弄陛下,最後終於自取滅亡……”
牟斌眼中露出讚賞之色,還有幾分感慨。
三年前,他親自下調令將這個來自江南的秀才書生拉進了錦衣衛,從紹興調到南京,又從南京調到京師,他親眼看著這個曾經青澀懵懂的年輕人一步步登向高位,甚至有一日將他取而代之,如今更是位極人臣。
手中掌握著滔天的權勢,卻仍能如此冷靜理智,沒有被尊貴的身份地位衝昏頭腦,沒有因手握大權而自我膨脹,仍如當年一樣言行小心翼翼,如履薄冰。
牟斌無聲地慨嘆,這個年輕人能走到如今的地位,不僅僅靠的聖眷啊,若沒幾分本事。這個位置怎能坐得長久?
丁順終於明白了秦堪的意思,中間的過程他不怎麼懂,不過他聽懂了侯爺不太希望錦衣衛和東廠的關係太親密。像他這種只知殺人放火的殺才,能把話聽懂到這個程度,老丁家的列祖列宗一定臨時把十八代的智慧全部借給了他。
“侯爺的意思是……咱們從此跟東廠西廠保持距離?”
“不但要保持距離,而且最好發生點衝突……”秦堪笑吟吟地看了丁順一眼,道:“下次你若見了戴義尋個由頭直接大嘴巴抽他,我也沒意見。”
丁順臉頰抽了抽,咧嘴乾笑。
人家戴義好歹也是司禮監秉筆兼東廠廠公。丁順只是個五品鎮撫,沒事找事一見面抽他一耳光……戴公公多冤吶。
*****************************************************************
劉瑾倒了,霸州平了,少了劉瑾的掣肘,秦堪要做的事情很多。他要開始一步步實現自己的理想。
一封急信發往遼東,秦堪請遼東副總兵葉近泉幫忙,撥出一部分將士採伐遼東巨木,巨木運往天津打造海船。
海船分很多類,秦堪要打造的不僅僅是運輸貨物的商船,更多的是能夠用來戰鬥的戰艦,當初鄭和下西洋時留下的造船圖紙以及航海資料被劉大夏一把火燒乾淨了。現在一切都要從零開始做起,招募民間僅存的造船工匠便是重中之重。
自鄭和七下西洋以後,朝廷下了禁海令,片舢不得下海。曾經輝煌一時的寶船福船工藝便從此失傳,禁了海,水軍自然更無用處,於是也被裁撤了。數千里長的海境線由於沒有大明水軍的保護。此消彼長之下,倭寇便猖狂起來。經常乘船來大明燒殺擄掠,時人畏之如虎。
當然,這也跟日本如今的戰局有關,如今日本正處於戰亂時期,日本皇室的權力被完全架空,眾多諸侯混戰一團,許多戰敗的日本武士和浪人不得不離土遠遁,這些姥姥不親舅舅不愛的殺才們又沒人肯收留他們,於是只好佔據某個島嶼打劫來往商船為生。
很不可理解啊,活不下去有什麼關係呢,他們還可以去死啊……
解決這些倭寇很麻煩,這些倭寇來去如風,行蹤詭秘,領著大軍東征西剿顯然作用不大,只會被人牽著鼻子走,若欲永久而快速地解決倭寇麻煩,打造一支屬於大明的精銳水軍,將大明的海岸線經營得密不透風才是治本之法,終大明一朝近三百年,倭寇問題一直沒得到解決,就是因為朝廷下不了狠心,大臣們由於自己的私心,始終不肯撥出銀子打造水軍。
秦堪當然也沒那麼多銀子,他要做的只是一個開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