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師錦衣衛北鎮撫司衙門。
令人聞風喪膽,臭名昭著的衙門其實跟普通衙門沒有太大的區別,只是比別的衙門多了幾分陰森之氣,走進衙門的人往往會情不自禁打個寒戰,文官武將們背後議論,都說是錦衣衛幹了太多喪盡天良的事,故而衙門內縈繞著被陷害的忠臣名將們的冤魂。
大堂前高懸著猛虎下山圖,錦衣衛指揮使牟斌正蹙著眉坐在堂前主位,翻看著由南京遞來的捷報。
“秦堪……這個名字有點熟。”牟斌回憶了半天,不得其果。
“指揮使大人,這秦堪好像是您親手提拔的百戶,兩個月前,陛下曾親口贊過的……”恭立一旁的錦衣衛都僉事趙能拱手稟道。
牟斌恍然,一拍腿道:“原來是他,呵呵,此子果不負陛下所言,允文允武,委實是個人才,好,好!好個文弱書生!率八十虎狼之屬,竟擊殺倭寇三百餘,揚我大明國威,陛下若知,必然欣喜……”
趙能一呆,急忙道:“大人,捷報上面說的是擊殺倭寇十二人……”
牟斌笑呵呵的神情忽然一變,目光陰沉銳利,刺得趙能渾身冷汗潸潸。
“明明是三百餘倭寇,南京東城千戶雷洪不曉事,他記錯了……對嗎?”牟斌森然一笑。
趙能趕緊躬身:“大人記性好,果然是雷洪記錯了。”
牟斌索然一嘆,道:“錦衣衛需要一份大功勞呀……把捷報改一改,重新抄錄一份,火速報呈內閣。”
“是。”
…………
…………
位於禁宮外圍北面有一排紅牆綠瓦的房子,房子很不起眼,它的前方是內宮萬歲山,後側是針織局,左邊尚衣監,右邊是鐘鼓司,這排房子夾雜在內宮諸多司局之中,顯得非常低調樸實,然而它卻有一個令大明文臣武將莫不敬畏的名字,——它叫“司禮監”。
司禮監如今的掌印太監姓王,名嶽,是位歷經三朝的老太監,為人低調且沉穩,大明一朝,朝廷文臣和內廷太監往往勢如水火,可這位王嶽卻與內閣三學士的關係處得很融洽,凡事能忍則忍,能讓則讓,朝堂文臣們對王嶽的印象很不錯,倒也是大明百餘年來的一樁奇事,弘治時期大明被稱盛世,不是沒有原因的,臭名遠揚的太監都沒敢給皇帝和大臣們添過亂。
司禮監內燈火通明,小宦官們捧著一堆堆由內閣批示過的奏本,輕輕地放在暖閣東側火炕的炕桌上,眼力活泛的小宦官還殷勤地順手給老祖宗王嶽捏捏腿腳,再露出一個諂媚討好的笑容。
此時王嶽正皺著眉,看著一份紹興衛的捷報,渾濁的老眼一瞥,又拿起案上一份錦衣衛傳來的捷報,靜默半晌,忽然冷冷一笑,喃喃道:“紹興衛說殺了十幾個倭寇,你牟斌胃口倒挺大,一張嘴就是三百多個,想功勞想瘋了吧……哼!”
隨手將錦衣衛的捷報扔在一旁,不予理會。
掌印太監王嶽是個好太監,但好得不太純粹,因為他同時還是東廠的督公。
東廠與錦衣衛的關係,那才叫真的勢如水火。
當然,王嶽不知道,這份被擱置的捷報竟惹火了錦衣衛指揮使牟斌,牟大人技能冷卻後,廠衛高層爆發了一場不流血的衝突……
***********************************************************
遠在南京的秦堪渾然不知東廠和錦衣衛之間因為一份關於他的捷報,正醞釀著一場大風波。
徐鵬舉的賭品很複雜,打牌的時候罵罵咧咧,還掀桌子,可輸了的帳卻還是認的。
就在秦堪差不多已經忘記這回事的時候,徐鵬舉陰沉著臉找上了百戶所,交給他一張房契以及……一對美丫鬟。
一對真正的美丫鬟,長得一模一樣,十三四歲年紀,櫻唇瓊鼻,柳眉杏眼,稚嫩白皙的肌膚吹彈可破,除了身材有點乾癟,簡直是所有怪叔叔眼中的極品小蘿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