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呼萬喚中,月姬的聲音響起,《EVA》終於在《殘酷天使的行動綱領》的序幕中開始播放。
“期待這首神曲已經一天了!”
“不管聽多少遍,月姬的聲音都是那麼好聽。”
“沒得說,只要月姬的單曲發售,必然支援!”
歌聲就像晨光,將那被黑暗遮掩的天空撕出一片光明,照亮所有期待光明之人的心田;又如同魔鬼的低喃,天使的誘惑,無論白天還是黑夜都縈繞在耳邊。觀眾感覺心臟已經被歌曲掌控,隨之興奮、隨之雀躍,隨之泯滅。
心臟迸出的血液帶著心中的感動,運送到身體各處,最後匯聚在大腦中,非要形容的話,便是大腦在顫抖!
興奮、顫慄、喜悅、要爆炸了!
有些人說PV是觀眾對動畫的第一印象,其實這並不全對。觀眾看PV能得到的是番劇型別、人物、畫質這些。雖然能憑這些選擇觀看與否,但不代表主題曲不重要。
主題曲就是動畫開播後的第一印象,一分半的主題曲如果不好聽,不吸引人的話,對於電視觀眾而言就是折磨,既然是折磨,那我換到別的頻道好了!
這種做法很可能降低動畫收視率。
一旦觀眾觀看動畫的時間少於總時長的85%便不會算作一份完整收視率,單憑這點就能看出主題曲的重要,而《殘酷天使的行動綱領》完全及格,甚至超出甚多。
《EVA》作為王明的童年印象最深刻的動畫,說是他的啟蒙番也不為過。在這部動畫之前他還看過龍珠、北斗神拳、聖鬥士星矢等作品,如果不是重生了,他可能會將小時候的記憶忘掉,現在回想起來以後——
“哇,悟空原本是猴子吧?”“這拉奧是怪物嗎?”“被打的這麼慘還能站起來,不是人類了吧?”
看《EVA》的時候是:我靠,這麼厲害?這什麼鬼?尼瑪,這也行?都死了?他們為什麼要圍著真嗣鼓掌?
當時國內的環境,一個9歲的孩子就算對日本動畫感興趣也很難得到有關資訊,所以對動畫的喜愛一直到08年高考失利,那個頹廢的假期看到了FSN開始爆發。
在王明心中,《EVA》是他喜歡動畫的啟蒙老師,《Fate stay night》是帶他進入二次元的領路人。在他心中這兩部作品有著無與倫比的地位,自然看的很重。
王明旗下有個新人的聲音與洋子阿姨的聲音相近,但他卻指定了月倩音去唱,甚至為了這首歌,他低聲下氣的向老酒請教,還與林秋生討論了十幾天,然後陪著月倩音在錄音間內錄製三百餘次,私下練習多少次根本難以計數。
付出了這麼多努力,這首歌代表的是王明和月倩音兩個人的巔峰。當這首歌錄製好以後,公司的人聽了一遍又一遍,甚至有人說“工作的時候聽這首歌,感覺渾身充滿幹勁”,得到這個評價,王明感覺自己的努力完全沒有白費。
搖搖頭,將腦海中的想法甩掉,繼續看動畫。
寢室沒有電視,但有國家專線網路百兆光纖。兩個人圍在電腦前看著B站的彈幕,耳朵裡聽到的是動畫的OP。王明時常感覺周浩淼的身體在顫抖,王明有些擔心,萬一耗子他有什麼隱疾突發,耽誤治療就不好了。
“耗子你怎麼了,要不要去校醫室?”
“青白老師,我愛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