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定X
-
100%
+
在佛學著述中,大白牛被描述成一種脫離欲界凡塵,修成正果就此成佛的象徵物。如《五燈會元》中有一位自稱修持了三十年的大安禪師論道:“只看一頭水牯牛,若落路入草,便把鼻孔拽轉來,才犯人苗稼,即鞭撻。調伏既久,可憐生受人言語,如今變作個露地白牛,常在面前,終日露迥迥地,趁亦不去。”由水牯牛變成被馴服的白牛,比喻修持已成。
接著,說說牧牛。牧牛在禪宗是一個有名的說法,《佛教遺經》有云“譬如牧牛,執杖視之。不令縱逸,犯人苗稼”,這裡是以牧牛比喻收斂心性修行正道。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