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後妖怪被悟空揭穿。
悟空剛要打殺他,文殊菩薩趕到,說了句永恆的手下留情,收走了妖怪。
電視劇沒有交待的關鍵資訊是:
原來妖怪並非無緣無故的害死國王。
當初這國王好善齋僧,如來決定派文殊來度他歸西,成金身羅漢。
因為不能原身相見,文殊變做一個凡僧,問國王化些齋供。
誰想幾句言語相難,國王便把文殊丟在御水河中,浸了三天三夜。
如來很生氣,於是派妖怪推國王下井,浸了他三年,以報文殊三日水災之恨。
大致劇情就是這樣。
原著當然要詳盡的多,前後一共五章的篇幅。
二作者寫西遊記的初衷
我們知道西遊記看似是部神魔,其實寫的還是現實中的事,表現的還是現實中的人,諷刺的是黑暗的明朝社會。
由於明朝的殘酷統治,因此不利於政府的事,作者不能說。
別說明朝了,哪朝哪代都一樣,只要它是由人組成的社會。
但吳老爺子實在憋的難受,怎麼辦?所以他只能採取春秋筆法,含蓄的表達自己的想法。
這就是吳承恩寫西遊記的初衷。
也就是說作者並沒有描繪出事件的全貌,隱藏的真相需要我們自己去挖掘。
但即使這樣,西遊記在當時還是成了**。
三國王真的錯了嗎
回過頭來我們看,烏雞國費如此多的筆墨,作者究竟想要說什麼呢?
我們還是來看事件的起因。
起因是文殊菩薩來找烏雞國王化齋,但他不是真來化齋的,而是微服私訪來考察國王的。
其方式就是言語相難。
結果國王沒透過考核,把菩薩扔進了河裡。這才導致了後面的事。
那麼他倆到底誰對誰錯呢?
答案是我也不知道。
因為原著並沒有說文殊是如何言語相難的。
如果文殊僅僅說了一些無關緊要的話,國王因為自身素質不行就綁了他,那就是國王錯了。
如果文殊罵了國王的八輩祖宗,那身為九五之尊的國王沒有殺了他就已經是仁慈了。那就是文殊錯了。
有人說既然文殊是大慈大悲的菩薩,又是如來的公派欽差,應該是光明正確的吧。
這可不一定。西遊記跟別的著作可不一樣。它是諷刺,裡面誰都可能是壞人。
記得有人問一個學者,紅樓夢裡麝月洗澡,賈寶玉究竟參與了沒有?
學者回答說:“研究紅樓夢的人有兩種,
一種是靠紅樓夢混飯吃,
一種是想靠紅樓夢混飯吃,混不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