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之位確定後,眾臣都以為武則天就和歷史上其他那些皇后一樣,主管後宮諸事就行了。
然而,此時的他們顯然還沒有意識到,武則天又豈是普通女子。
因為之前冊立皇后的事情,唐高宗李治和長孫無忌,褚遂良等元老功臣的關係是越來越差。
皇帝不喜歡這些元老功臣,可又不敢輕易對他們下手,畢竟這些人沒有一個省油的等,且各個都樹大根深。
想要對付他們,對於唐高宗李治來說,的確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這時候,又是武則天站出來為李治出謀劃策。
在她的提議下,李治採用先易後難的策略,先後罷黜了褚遂良,韓瑗,來濟。
這些人相比起長孫無忌來說,要好對付的多。
而在李治罷黜這些人的時候,長孫無忌一系的官員,雖然也曾反對,可並沒有起到什麼實質性的效果。
在沒有了褚遂良,韓瑗等人的幫助後,長孫無忌在朝堂上很快就陷入了獨木難支的境地。
直到這時,長孫無忌才終於明白李治的用意,這哪裡是為了對付褚遂良他們,皇帝這是要對付他啊。
之前的種種動作,都是為了最後對付他長孫無忌而準備的。
最後,毫無意外的,李治除掉了長孫無忌。
至此,唐高宗李治基本實現了君主集權。
由廢王立武開始,這一系列的事件沉重打擊了關隴貴族,自魏晉南北朝以來皇權不振的情況也由此改變,對華夏曆史產生了非常大的影響。
而這一切,明面上好像都是李治的手段,可實際上這其中絕對少不了在幕後出謀劃策的武則天的功勞。
經過這一系列的事情之後,武則天在李治心中的地位不斷加重,甚至已經不單單只是一個妻子,好像還成為了一個謀士。
朝堂之上,每每遇到難以決策的問題,李治都習慣性的開始徵求武則天的意見。
而這樣的經歷,也越發讓武則天渴望權力了。
並且,這成大事者,好像每一個人都氣運深厚,尤為得到老天的寵愛一般。
武則天也同樣如此,老天幫了她一個很大的忙,那就是李治的身體。
公元六百六十年,唐高宗李治患上了頭風之疾。
每每發作,疼痛不已,目不能視,這讓李治備受折磨。
並且這病痛,也讓李治無法安心處理朝政,而武則天呢,因為之前的事情早已備受李治信任,所以,李治直接將家國大事都交給了她來處理。
雖然表面上還是李治做主,可實際上,每日呈上來的奏摺,都是武則天在批閱。
重大決策,人事任命,官員調動,等等這些事情,自李治病重後,都是武則天在做主,不過是隱藏在幕後罷了。
第一次掌握了這麼大的權力,讓武則天的野心不斷滋長。
而隨著時間的推移,甚至很多時候,武則天對李治的建議都不再聽從了。
當然,論起治理國家的能力,武則天還真是不輸李治,或許還猶有過之。
然武則天如此的獨斷專行,也逐漸讓李治心生不滿起來。
畢竟他才是這大唐的皇帝,武則天只不過是皇后,按理來說她是不能干涉朝政的。
是自己給了她這個機會,才讓她能插手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