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男兒喜戰。
嚮往邊塞的更是多之又多。
但真正能在邊塞一展拳腳的,卻又少之又少。
像這些世家子,權貴子,多是讀書人,向來養尊處優,也許內心是嚮往邊塞的風景和那戰場的風沙狂卷的。
但真正去過邊塞,打過仗的,幾乎沒有。
如今,丹陽公主出了這麼一個題,對他們來說可就有點偏了。
好多人絞盡腦汁,都想不出這樣的邊塞詩應該怎麼寫。
就算在腦海之中能夠寫出來一首詩的,可左看右看,都覺得不像那麼一回事。
邊塞的情況,沒有親眼所見,只是道聽途說,又怎會知曉呢?
眾人苦惱不已,就算有一兩個人能寫出來的,也都不堪看。
丹陽公主一聲輕嘆。
而就在這個時候,人群之中,突然有人吟道: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一首詩就這樣被人吟出之後,眾人頓時一驚,震撼非常。
丹陽公主更是忍不住脫口道:“好一句春風不度玉門關啊。”
只有真的去過玉門關的人,才知道那裡的春來的有多晚。
丹陽公主說過之後,才尋聲望來,等他看到吟出這首詩的人後,不由得怦然心動。
她怎麼都沒有想到,在這個時候,秦天竟然吟了一首詩出來。
他心裡是怎麼想的,只是因為邊塞觸動了他內心的一些東西,亦或者是為了幫自己?
亦或者,對她有一些情愫在裡面,憶起了他們在玉門關的種種?
可仔細去想的話,他們在玉門關也沒有什麼出格的事情發生。
在丹陽公主一聲稱讚之後,其餘士子書生都有些五味陳雜,因為他們之前寫的那麼多詩詞,都不及這一首來的更有韻味一些。
大家除了震驚這首詩的好外,再有就是心裡不爽,恨不能把寫這首詩的人給狠狠的揍一頓才好。
可是,當他們扭過頭去後,卻是沒有人敢說點什麼,因為寫這首詩的人,是秦天。
秦天是誰?
整個大唐恐怕沒有人不知道吧。
但這並不是最為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他手下有五千狂魔軍,手裡有兵馬的人,多少都是要忌憚一些的。
而且,秦天的才名遠播,早已經是大唐第一才子了。
雖是不情願,他們還是強忍著心裡不爽,給秦天稱讚了幾句。
秦天這裡倒也沒有回應他們,只是看了一眼丹陽公主後,便轉身離去了。
也許一開始,他沒有意識到他們怎麼就突然來到了古調閣,可等他在古調閣坐下後沒多久,便回過味來了。
而丹陽公主怕是不想嫁人,如此想辦法弄他來所是為何,也就一清二楚了。
無非是想打壓這些人罷了。
雖然他並不覺得自己寫一首詩就能夠改變這些人追求丹陽公主的想法,但來都來了,不伸手幫一把的話,還真有點說不過去。
秦天離開,古調閣內的詩詞切磋變的有點索然無味,因為秦天的一首詩讓他們這些人的切磋,變的很不入流,完全沒有達到登堂入室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