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春之後,秦州城的一切發展都是欣欣向榮的。
商業變的更加繁茂了一些,百姓可以選擇的生計更多,這日子也就慢慢的變的好過了起來、
很多百姓以前還要為能否吃飽飯而擔憂,但現在,這已經不是大多數人所需要考慮的問題了。
基本上很多人都不會再捱餓, 而那些比較勤奮的,有力氣的,則可以讓自己的生活過的更加滋潤一些。
二月來臨之後,其他各地的學子已經陸陸續續的向秦州城這邊趕來了。
他們要參加科舉考試。
雖然雲海國只是一個小國,但選拔人才卻也算是這個國家的大事,很多人都是十分關注的,秦天更是讓馬周把該準備的東西都給準備妥當,免得到時候出現了什麼問題。
雲海國的讀書人陸陸續續的來了, 而這些讀書人中, 有年輕人,也有中年人,甚至還有已經五十來歲的老年人,這個時代,五十來歲真的可以稱為老年人了、
這些人加在一起,大概有一百來人。
他們的到來,讓秦州城這樣一個以前十分落後且少與人來往的城池,一下子變的充滿了文化氛圍。
這些人來了之後,多半都會在酒樓客棧什麼地方相互應和,切磋詩文什麼的,他們這些人的才情,自然是算不得多好的,但他們到底是文化人,他們寫出了一些詩詞,也讓這個地方顯得有了那麼一點意思。
當然,除了切磋詩文之外,一些治理國家的話題, 他們也會相談。
反正不管怎樣, 秦州城一下子熱鬧了許多。
而這熱鬧,是百十來人帶來的。
不得不說,讀書人有時候是能夠帶來很多的轟動的。
在這個地方還不是特別明顯,在長安城,如果一個讀書人寫出了一首好詩來,那才叫真正的轟動、
二月底的時候,學子什麼的已經來的差不多了,而這個時候,離科舉考試也越來越近。
風吹來暖意。
這天一早,一眾學子書生,陸陸續續的進了考場,這考場跟長安城的考場差不多,相對來說都是很完善的。
秦無憂此時化名秦歡喜,也與一眾人進了考場,在此之前,他便經常跟這些讀書人來往,如今他跟這些人倒也有一些認識的,對於此,秦天是贊成的。
這個國家,早晚都是要交給秦無憂的,而這些考生,此後很有可能就會成為雲海國的官員,如此,秦無憂跟他們來往,對於秦無憂培養自己的班底是很有幫助的。
不管怎麼說,秦無憂需要這樣做。
一眾考生進入考場之後,馬周作為雲海國第一屆主考官,宣佈了一些規則和明細什麼的,這樣說完之後,才開始命人發放卷子。
這裡的考試跟大唐的考試差不多,要考詩詞歌賦,要考對於一些四書五經的瞭解默寫等等,也有一些策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