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中的官員很多,可在這個時候,能讓李世民付之真心的,卻只有李績一人。
宮人領命退去,不多時,李績便急匆匆的進來皇宮。
“不知聖上宣臣覲見,所為何事?”
李世民道:“英國公坐吧,朕突然有一些事情想跟愛卿聊了,聽聽愛卿的意見。”
李績找了個椅子坐下,這個時候,李世民才開口說道:“朕有很多兒子,他們有不少都想要爭奪皇儲之位,甚至有不少人已經為此不顧念兄弟之情了,朕看到這些,心裡很痛啊,一時間不知道該怎麼辦,英國公,你可有什麼好的建議,能夠讓朕擺脫這種困擾?”
聽到李世民說出這麼一番話,李績的神色就微微變了一下,事關皇權之爭啊,事關儲君之位,他還真有點緊張,不怎麼想回答,也不好回答。
只是,李世民都這樣跟他說了,顯然是跟他交心了啊,這是聖寵的表現啊,他若是畏首畏尾的,什麼都不敢說,怕也不好吧?
作為臣子,本就是要為君分憂的,如果不能為君分憂,那還要他們這些官員有什麼用?
“聖上可有意廢除儲君?”
李績問了這麼一個問題,李世民愣了一下,道:“英國公這是何意,太子以前的確胡鬧了一些,但現在卻是並無任何過錯,朕還真沒有廢儲的意思。”
李績淺笑,道:“既然聖上沒有廢儲的意思,那就應該為太子好好打算一下了,諸多皇子已經到達了分封各地的年齡,可是他們卻仍舊留在長安城,這人在長安城,爭奪皇儲之位自然也就方便了許多,人心中有了希望,便要為之爭奪的,如此,這皇權之爭到時候,怕也是要流血的。”
李績說的事情很殘酷,這是李世民並不怎麼想要看到的情況,可看李績話裡的意思,事情很有可能就會這樣發展啊。
若是以前,他可能還不怎麼相信,但如今晉王李治竟然在城牆上做出了手腳,而那魏王李泰又恰巧發生了盜竊案,那個小偷就從城牆的密道上逃走,怎麼看都像是魏王李泰故意這樣做,進而打擊晉王李治啊。
自己皇子之間的爭奪已經快要進入白熱化的狀態了,如此一來,他不想相信李績的話也是不行啊。
只是,李績雖沒有明言,卻也已經給他提出了一個建議,那便是將諸多皇子都調離長安城,離開了權力的中心,自然也就會少許多機會,沒有了幾位,他們也就會斷絕爭奪皇儲的念頭了。
可李世民的心裡並不想讓那些皇子離開京城長安,倒不是說他捨不得自己的那些皇子,自己的皇子都那個年紀了,離開也並無不可。
只是他下不定決心罷了、
有些事情,不是說一兩句就行的,皇子去封地封王,他們是否願意去是一回事,他們去了之後會怎麼做,又是一回事啊、
而且,他還是想要牽制太子。
所以,李績的這個建議,對他來說沒什麼用。
“朕考慮一下,英國公沒有什麼事情,可以回去了。”
見李世民如此,李績便知道李世民並沒有認同自己的建議,他在心裡忍不住長嘆了一聲,緊接著也沒有多言,起身離開。
既然是建議,那自然是要看李世民的意思了,他聽亦或者不聽,都是李世民自己的決定。
不過,李績也覺得自己的擔心是多餘的,只要李世民健在,那些皇子就不敢在長安城翻起什麼風浪。
不過,以後的事情可就不好說了,但那是以後的事情。
 本章完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