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時節,阿史那賀魯派去西域的兵馬終於趕回到了玉門關。? ?
他們其實剛跟西域諸國中的一個國家交手,眼看就要滅掉那個國家了,結果接到了阿史那賀魯的命令要他們回來。
他們沒有辦法,只能急匆匆的趕了回來。
得知是阿史那賀魯在涼州城那邊吃了敗仗,他們這些人心裡就有點生氣了。
要不是阿史那賀魯沒用,他們在西域那邊,可能已經滅了一個國家了,這西域諸國雖然不及大唐富饒繁榮,但一國的錢財什麼的,也還是很多的吧?
他們眼看就要攻下西域一個小國的王城,馬上就能夠去掠奪無盡的財富了,結果就被叫了回來。
想想,真的挺讓人不甘心的啊。
他們心底對阿史那賀魯有了一些怨言,因為不管怎麼說,他們尊奉阿史那賀魯為可汗,也只是為了利益罷了,如果沒有利益,他們憑什麼讓阿史那賀魯當可汗?
當然,如今阿史那賀魯的實力仍舊是最強的,他們就算心裡不喜,卻也沒有反叛的意思,畢竟來都來了,除了繼續聽命之外,他們還有其他的選擇嗎?
西域的兵馬回來之後,便急匆匆的在阿史那賀魯的帶領下,向涼州城趕去。
他們已經得到訊息,大唐那邊派出了一些援兵前來。
如果那些援兵在他們攻下涼州城之前趕到了涼州城,那他們想要再攻下涼州城可就不容易了。
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在援軍未到之前,先行拿下涼州城。
兵馬浩浩蕩蕩的前行,初夏將盡的時候,他們終於來到了涼州城地界。
與此同時,秦天這邊,也已經早早的得知了阿史那賀魯的動向,開始在涼州城這邊設防起來。
此前出城一戰,是有原因的。
一來,秦天初來涼州城封王,若是不打一個漂亮的硬仗,無法服眾,二來嘛,當時他有一萬多兵馬,這與突厥的兩萬兵馬一戰,秦天還是有一些信心能夠取勝的。
只不過現在他只剩下了幾千兵馬,可是突厥卻有三萬兵馬在,如此的話,兩軍兵力相差太多了一些,再出城一戰,想要取勝可就不容易了。
而一旦他們敗了,涼州城失守,情況將會變的十分嚴重。
所以最好的辦法,亦或者說最為穩妥的辦法,則是據城以守。
只要他們堅持住了,跟敵人耗下去,他們就有喘息的機會。
而且秦天已經得知程處默他們帶著兵馬趕來的事情,等到援軍到來,他們涼州城的危機也能夠解除。
幾千兵馬就這樣在涼州城嚴陣以待,此時,涼州城的天氣也都已經慢慢的熱了起來,熱的讓人都有點受不了。
這裡的天氣,白天變的很熱,很熱,彷彿能把人的腳底給灼傷。
風吹來的熱氣,也讓人覺得彷彿置身在蒸籠裡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