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新年很近了,馬上就要過年。
大唐的官員也快要休沐了。
秦五帶回來了很多種子的事情,在長安城傳開了。
很多人聽到這個訊息後,都十分的嫉妒。
那可是從其他地方帶回來的種子啊,這些種子種出來的東西,價格肯定不菲吧?
秦五他們就出了一次海,然後便要發財了。
這種情況,真的是讓人眼紅。
當然,一些人眼紅也算正常,只是像長孫無忌這些人,可就不只是眼紅這麼簡單了,他們從這些種子延伸的思想了很多,他們突然就想到,秦天擁有了這些種子,那他要建設自己的封地,豈不是會變的很容易。
那他在自己的封地上,很快就會富強起來吧?
他若是強大了,情況對他們來說,可不是什麼好事啊、
雖說秦天現在就只有五千兵馬,但作為藩王,手底下有幾萬兵馬都是正常啊,只要不超過十萬。
西涼之地,百姓很少,但也不代表他們就真的強大不起來。
他們覺得,他們必須釜底抽薪,從根本上解決秦天強大的可能。
他們要讓秦天去西涼當一個窮王爺,一個窮王爺,是什麼都做不成的,因為他們堅信,這個世上的任何事情,都需要錢來解決問題。
今年的最後一個朝會。
李世民是不怎麼重視的,因為在這最後一朝會上,除非有特別重大的事情,一般情況下,大家都不會跳出來說,畢竟說了這個,萬一不能解決,那他們要麼增加一個朝會,要麼就等過了年之後再說。
可不管是增加一個朝會,還是等過了年之後說,都不是他們想要的,所以大家很自覺的,就會規避一些難以解決的事情。
而就在這個時候,一名官員站了出來。
“聖上,臣有本奏。”
這是一名言官,在朝中以剛直不阿著稱。
李世民看了他一眼,問道:“愛卿要奏何事?”
“聖上,聽聞秦天要帶著糧食,和一些黑奴去他的封地,臣覺得此事不妥。”
聽到這名官員竟然是為了這件事情,李世民就有點奇怪了,問道:“哦,為何不妥啊?”
“聖上,那些種子如果真的可以提高糧食產量,那必將活人無數啊,如此的話,這麼重要的東西,應該種在人口密集的地方,這樣才能夠救更多的人,可西涼之地,百姓不多,那麼也就不需要很多的糧食了啊,如此,秦天將那些農作物的種子弄過去種植,又有什麼用?”
“還有那些黑奴,我大唐是沒有奴隸的,他們並沒有我大唐的身份,就這樣讓秦天帶走,也是不妥。”
這個官員說的情況,不管是誰聽過之後,都覺得很可笑,這些農作物可以活人無數,但也不能因為西涼沒有那麼多人,便不種植啊。
如果你家裡只有一個人,你就不用再去賺錢,讓自己吃的更好一點了嗎?
這個官員的言論是謬論,不管是誰都可以隨便站出來,然後將其反駁,而且很容易就能夠反駁倒,很多人很奇怪,就這麼一個理由,這個官員是那來的勇氣,就這麼站出來說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