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城的天氣仍舊是寒冷的。
災民雖多,卻也慢慢得到了救助。
而這些災民也很快明白,是誰救助了他們。
城外的災民營,此時很多災民已經不用再忍受飢寒交迫了,他們的日子仍舊不怎麼好,但至少現在,他們能夠活下來了。
每天,朝廷那邊都會運來一車又一車的糧食,以及衣物,他們都能夠從中得到救助。
今天難得出了太陽,災民的心情很少。
“聽說了嗎,秦天散盡家財,救助了我們這些災民啊。”
“咋沒有聽說,秦大人是個好人啊,要是沒有他,我們可就都活不成了。”
“現在啊,該叫西涼王了。”
“對對,西涼王是個好人啊。”
“…………”
一個人做了一些事情,就算他自己不說,也還是會被人記住的。
不過對於這些,秦天並沒有怎麼在意,他沒有去大唐那些災民有沒有記住他,對他來說,災民是不是記恩,那是災民的事情,他要不要讓那些災民記住,是他的事情。
也許他只是純粹的想要幫助人,也許,他只是身不由己罷了。
資產的轉移,產業的交接是一件比較繁瑣的事情,秦天很忙,而就在這個時候,一個訊息從遠處的海邊城市傳了過來。
秦五回來了,他開闢了一條新的航線,帶著一些國家的使臣,以及一些貢品,種子回來了。
這個訊息讓人很振奮。
當朝堂上有人將此事說出來的時候,李世民激動的從椅子上站了起來。
他很清楚此舉的意義,秦五回來了,帶回了種子,如果這些種子能夠在他們大唐生根發芽結果,那他們大唐的糧食就會隨之增產啊。
有了糧食,他們大唐的很多事情要做的話,就會容易很多。
糧食多了,就能夠養活很多的人啊。
“好,好,馬周和他的人何時能夠到達長安城?”
“最多一個月,他們就能夠到達長安城。”
再過一個月,就是新年了,李世民點了點頭,道:“好,好啊,秦五回來之後,讓他立馬回京,對了,讓秦天也來。”
出海的提議是秦天提出來的,很多種子,秦天認識,其他人不一定認識啊,所以讓秦天來肯定是沒有錯的。
他這樣說完,少不得有人去將此事告訴秦天,因為自從秦天散盡家財之後,他就已經不來上朝了。
對於此,倒也沒有什麼人在意。
朝廷這邊得到訊息的時候,秦天這裡也得知了訊息,他覺得秦五回來的太是時候了。
他要去西涼了,西涼貧瘠,很多農作物都是不生長的,如果秦五弄的一些種子能夠在西涼生長的話,那對於西涼人口的增長是很有幫助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