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天帶著兩萬兵馬,浩浩蕩蕩向南詔趕去。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春暖花開的時候,他們會趕到南詔。
而這個新年,他們要在外面渡過了。
這種情況,秦天以前也不是沒有經歷過,只是現如今再次經歷,讓他多少又了一些疲憊的感覺。
可能是家裡又多了兩個孩子,讓他更有了牽掛。
也許,是因為自己年紀大了。
不知不覺間,他已經快要三十而立。
這個年紀的人,對於很多人來說都正是壯年,對於秦天來說也是如此。
只是隨著身份的提升,他肩膀上的擔子越來越重,這壓力自然也就越來越大了,不由得,也就感覺自己好像已經不再那麼年輕了。
不過,雖是疲憊,可既然已經接下了這個任務,秦天也斷沒有半途而廢的道理。
所以,兩萬兵馬在途中並無絲毫停留,就這樣急匆匆的趕了去。
而就在秦天他們這樣趕去的時候,大唐沒有答應叛軍條件的訊息,也就很快傳道了南詔的春城去。
朝廷已經刻意的封鎖了這個訊息,只是秦天帶著兩萬兵馬這樣浩浩蕩蕩去南詔,這個訊息想要徹底封鎖,也不太容易。
而這個訊息傳到春城之後,直接就在大理國的朝堂上引起了一陣轟動。
這天,一名官員將這個訊息給透露了出來。
他這樣透露出來後,大殿上的官員頓時就憤怒起來了。
“什麼,那李世民竟然沒有同意我們的要求,他難道連自己的兒子都不要了嗎?”
“呵呵,這個李世民還真是薄情寡義啊,他當初連自己的兄弟都敢殺,如今不要自己兒子的性命,好像也沒有什麼奇怪的。”
“這個李世民,真不是人啊,要我說,直接將那個李恪給殺了算了,讓李世民後悔去。”
“就是,就是,國王陛下,我們不如殺了李恪吧。”
“沒錯,殺了李恪,殺了李恪。”
“…………”
殺了李恪的聲音在大殿上此起彼伏,朝中的很多官員都想要殺了李恪洩憤,他們想要讓李世民知道他們的厲害,這樣的話,李世民就知道自己有多後悔了。
不過,就在這些人這般不停嚷嚷著的時候,大理國的宰相羅先卻是站了出來,反對道:“不可,那李世民雖然沒有答應我們的條件,但李恪還是可以作為我們的人質的,有李恪在,那唐軍就算要攻打我們,也會有所忌憚,而且,李恪到底是李世民的兒子啊,我們可以運作的東西很多,換不來承認我們大理國這樣的條件,但難道換不來一些糧草和兵器嗎?李恪還算是財富的,留著對我們大理國大有好處,可若是殺了,就什麼都沒有了。”
羅先也是石強的謀士,只不過相比較吳青衣而言,羅先擅長明謀,是那種國士,朝堂大事什麼的,他最善於解決,吳青衣則是有詭謀,他的主意很不拘泥形式,什麼樣的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