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高居廟堂,可產生威嚴。
這於天子而言是很好的。
而天子能夠躬親民間,更顯得知民疾苦,也是很好的。
李世民既然微服私訪了,那等他回來之後,自然是要宣揚出去的,如此,才能夠讓百姓知道他們的天子,也是會來到民間,考察他們的生活情況的。
而除了天子李世民微服私訪外,他們在微服私訪途中發生的一些事情,也都陸陸續續的傳開。
直到這個時候,那些百姓才終於醒悟過來。
“什麼,當初教訓那些惡官的,竟然是當今天子?”
“不得了,實在是不得了啊,當時我離天子只有十步,不,只有五步。”
“天子真是我大唐的好皇帝啊,他能夠為我們百姓做事,真是我百姓之福。”
“沒錯,百姓之福。”
“…………”
百姓議論紛紛,朝堂之上,那些官員就算早知道天子李世民微服私訪,可到現在,也要假裝才剛知道,然後忍不住的稱讚上幾句。
李世民回到長安城後,看到這種情況,心裡不由得十分的滿意。
他微服私訪,本來就只是想出去散散心,不曾想這一趟走下來,竟然為百姓做了這麼多事情,而且還這般的得民心,以後若是可以,這微服私訪不妨多走走。
不過,李世民也並非那種特別得意的人,這事被人說了一兩天後,他也就沒有怎麼在意這個了。
離開京城差不多快半年了,京城這裡發生的很多事情,他都需要慢慢的瞭解一下。
看看太子李承乾這段時間,監國的如何,有沒有出現一些事情。
前面看到李承乾處罰那些紈絝的時候,李世民滿意的點了點頭。
作為儲君,有時候該心狠還是要心狠的,不然太過婦人之仁,威嚴不存不說,還無法解決問題。
有一些人該殺,那殺了便是。
不過,等李世民看到趙寶貪墨案的時候,李世民的眼眉就凝了起來。
只是從開始那一點來看,他便覺得棘手。
別說李承乾遇到這種情況,就是他李世民遇到這種情況,都覺得不好辦。
一起貪墨案,牽扯出了這麼多貪官,這些人是處置,還是不處置?
不處置的話,任由他們這些人逍遙法外,心裡肯定不舒服,可處置的話,一下子牽扯這麼多人,不利於大唐的穩定。
而這還是站在他這個天子的角度來考慮問題,站在李承乾的角度,那他需要衡量的就更多了。
他很好奇李承乾是怎麼解決這個問題的。
李世民拿起卷宗繼續看了起來,等他看完之後,已經有點震驚。
“妙,妙啊。”
只是挑選出幾個人來處罰,其他貪墨輕的,直接放過,這樣做,是最為符合當時李承乾的情況的,民心有了,一些人也處罰了。
其他沒有處罰的,也勢必會謹慎小心,不敢再輕易貪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