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主考官之爭,說白了就是三位皇子之爭。
太子李承乾,李恪以及李泰。
李恪和李泰兩個人為了他們支援的人能夠成為主考官,那可都是在朝中動用了很多關係的。
但凡依附於他們的人,今天早朝上多多少少可都有開口說話的。
他們每一個人的勢力站出來,都不容忍小覷。
在他們看來,李承乾作為太子,肯定也是不會比他們弱的。
挑選的人不會弱,爭奪的時候也不會弱。
可結果呢,李承乾支援的人很弱,至少跟岑文字和孔穎達比的話,很弱,不管是資歷還是學識。
而且,幾乎沒有什麼人幫他爭奪。
難道李承乾已經自負到,只要是他太子支援的人,李世民就一定會同意?
不管是李泰還是李恪,都有點意外,但同時也有點嗤之以鼻,覺得李承乾太把自己當回事了。
在這朝堂之上,沒有人支援就想奪過其他人,那是這麼容易的事情?
李承乾的人真的沒有站出來支援馬周的意思,給人的感覺就好像李承乾陣營裡的人鬧了矛盾,有人支援其他人,但就只有李承乾一個人支援馬周,如此一來,其他人也就沒有跳出來支援馬周。
他們想讓李承乾好看。
但李承乾對於這種情況似乎一點都不在意,只是支援了一下馬周,其他的也沒有多說。
群臣這邊,對於馬周自然是很不屑的,少不得說他一些不好聽的壞話。
“呵呵,馬周是誰啊,他何德何能能夠成為科舉考試的主考官?”
“就是,就是,當年他也不過是被聖上賜予了進士出身罷了,他若是能憑藉自己本事考上,算他厲害。”
“沒錯,馬周跟孔穎達和岑文字比,差遠了,他絕對不能成為主考官。”
“…………”
眾人爭吵個不休,有支援自己人的,有詆譭馬周的,而馬周站在大殿之上,卻是神色平靜,好像根本就沒有把這個當回事。
能當上主考官自然最好,當不上他也完全不介意。
雙方誰都不肯相讓,另外一方則是給人一種不爭不搶的感覺。
朝堂上鬧的不行,李世民看到這種情況之後,多少有點不耐煩,此時的他,並沒有多想,見眾人爭吵個不休,他一時半會間也有點拿不定主意,所以只能揮了揮手,道:“好了,既然這事今天不能解決,那我們就明天再議吧,接下來我們說其他事情。”
本來,想是今天解決科舉考試主考官的事情,不曾想這麼多人都想爭,李世民反倒拿不定主意了,都是自己兒子的人,讓誰去當都不合適吧?
而拿不定主意,那就只能先停著,什麼時候有主意了,什麼時候再說。
朝堂上不再說科舉考試的事情後,開始說其他事情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