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天的辦法的確很好,把春試每年一考變城三年一考,可這種改變,卻影響了很多人的利益,比如說那些讀書人。
本來這些讀書人,今年考不上進士,那他們可以明年考,相隔一年,對他們來說還沒有太大的影響,可如果今年考不上,讓他們等三年再考,那對人來說就有點折磨了。
誰有那麼多青春和精力,可以等上三年?
杜如晦雖然沒有經歷過這種情況,但他只要稍微想一下,就知道這種改革的實施會很困難,他也能夠想到那些讀書人面對這種改革時候的絕望。
秦天這裡,倒是很自然的就能夠感受到,因為有關後世那些讀書人考科舉的事情,他見的多了,最經典的,就是范進中舉了吧。
除了這些,還有那些老童生什麼的,連寫出了《聊齋志異》的蒲松齡都沒能例外。
三年考不上再等三年,對人來說的確是一種折磨。
不過,對考生來說是折磨,對朝廷的長遠大計來看,卻是再好不過的事情。
任何情況,都忌諱一個度,如果超出了這個度,那情況就很不妙了。
杜如晦抬頭看了一眼秦天,秦天自然也清楚這事難辦,不過他卻笑了笑:“放心吧,這事雖然難辦,我卻也有辦法給達成了,再者說了,聖上不是也同意精簡官吏嘛,有聖上支援,任何事情都不是問題。”
這點,杜如晦倒是贊同的,只要李世民同意,那還有什麼事情是不可能完成的呢?
杜如晦點了點頭,他總算是鬆了一口氣。
而這個時候,他突然感到很累,很累。
秦天見此,也就沒有再房間多做停留,起身就退了出來。
離開杜府的時候,秦天忍不住鬆了一口氣。
而後便急匆匆的趕回了府上。
這件事情,他既然答應了杜如晦,那肯定就是要做的,不過這件事情怎麼做,卻必須好好的謀劃一番,不然由他貿然提出科舉制度改革,把一年一考換成三年一考,那可就把天下的讀書人給得罪了。
他秦天雖然厲害,但還沒膽子大到得罪天下的讀書人。
只是,秦天回到府上之後,來回思索,卻是怎麼都想不到該如何把這個改革給提出來,完全沒有契機啊。
而就在秦天思索這個問題的時候,長安城內,有關杜如晦單獨面見秦天的事情,已經傳開了。
這個訊息傳開,很多人都很震驚。
“什麼,杜如晦這幾天就只見了秦天一人?”
“秦小公爺還真是好大面子啊。”
“誰說不是,這樣的殊榮,也就秦小公爺有了,就是不知道他們兩個人在一起聊了什麼。”
“誰說不是,他們兩個人以前也沒有怎麼來往吧……”
大家說著,李世民也很快聽到了這個訊息。
“杜如晦單獨見了秦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