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觀五年。
初冬的時候,李世民帶著兵馬回到了長安城。
此時的長安城寒風蕭瑟,街頭顯得有些孤寂,並無多少百姓和行人。
很顯然,李世民沒能滅掉高句麗,甚至戰敗的訊息讓大唐的百姓心裡很不舒服,他們不知道出來有什麼意思。
沒有歡呼,沒有歡迎,甚至都沒有人。
這種場面與他們當初滅掉突厥的時候,形成了很鮮明的對比。
李世民的馬車就這樣走著,寒風迎面吹來,李世民的嘴角微微抽搐了一下,他的心突然很痛。
作為帝王,這一次的出征是失敗的。
這讓他的內心燃起了一股鬥志,一股一定要滅掉高句麗和新羅國以及百濟的鬥志。
他李世民要奮發圖強,將大唐建造的更加強盛才行。
以前萬國來朝,讓他李世民生出了一些安逸之心,但這次失敗,讓他明白大唐想要凌駕在諸國之上,真的還有很多路要走。
連一個小小的高句麗都滅不掉,更別說是吐蕃以及波斯等等國家了。
他大唐,必須比現在更加的強悍才行。
隊伍就這樣走在大街上,李世民在前面走著,走到朱雀街,回到皇宮門前的時候,他們仍舊沒有遇到什麼激動的百姓。
那些將士嘆了一口氣,神色都不是很好。
李世民回到了皇宮,文武百官都已經在等著了。
大殿之上,百官相互張望,但整個大殿卻十分的平靜,他們不知道該說點什麼好。
李世民坐在上面,也是沉默了許久,許久之後,李世民才終於開口:“對新羅國的一戰,朕錯了,不應該在沒有絕對把握的情況下就貿然出兵,以至於造成了今日的情況。”
李世民承認了錯誤,他此前就已經在將士面前承認了一次,但現在,他要在百官面前再承認一次。
李世民這麼說完,本來安靜的大殿,頓時喧囂起來。
魏徵更是立馬站了出來,道:“聖上,您能說出這麼一番話,實在是我大唐之幸,望聖上此後,能夠勵精圖治,強我大唐,報仇雪恨啊。”
魏徵說完,其他官員也都紛紛站了出來。
“沒錯,強我大唐,報仇雪恨……”
“報仇雪恨……”
大家這樣說著,有點群情激奮的感覺,李世民見此,也是心潮澎湃。
“諸位愛卿放心,朕在,這大唐便在,朕在,這大唐便必將在朕手中強大,我要這大唐耀眼堪比強漢。”
李世民雄心勃發,百官又是一番振奮。
這樣等大殿慢慢安靜下來之後,李世民就讓眾人退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