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文人初次聽聞這首詩的時候,就發現了這首詩的缺點,為此很是詬病,但更多的,還是想要知道整首詩的情況。
但是,沒有人知道這首詩是怎麼傳出來的。
而隨著這首詩越傳越廣,大家漸漸的不再關注這首詩的殘缺,而是關注這首詩背後的人來。
那就是李世民。
從此君王不早朝,說的不就是李世民嗎?
而從春宵苦短等等,也不難看出,這首詩寫的就是李世民因為貪戀美色,而不肯起來上早朝了。
而蕭美娘進宮的事情,已經在長安城傳開了,具體怎麼回事,自然也就不言而喻了。
很快,長安城的人百姓對於李世民和蕭美孃的事情,就討論起來了。
“嘖嘖,真沒有想到,沒有想到啊,聖上竟然給隋煬帝的皇帝好上了,這……唉……”
“誰說不是,誰說不是呢,這個蕭美娘啊,果然是個禍國殃民的主,以前我們的聖上多勤奮啊,現在竟然連早朝都不上了。”
“唉,可悲,可悲啊……”
百姓議論紛紛,整個長安城似乎都在談論這件事情,而有關李世民的一些口碑,也越來越不好起來。
事情在長安城傳著,李世民在後宮這裡,並不知曉此事。
次日上早朝的時候,百官並沒有再繼續說蕭美孃的事情,好像對於這事,百官已經放棄了,這讓李世民很感意外,同時也有點興奮。
這讓李世民覺得,肯定是自己昨天的發怒,讓這些官員害怕了,所以他們才沒有繼續說這件事情。
而這種情況,讓李世民感覺到了那種權力帶給自己的快感,他很喜歡這種感覺。
以至於,今天的早朝上,李世民興致不錯,處理了好幾個問題,一直快到中午的時候,才終於退朝。
這種感覺,李世民實在是太喜歡了。
只是,就在退朝之後,長安城的一些訊息,終於還是傳到了李世民這裡。
御書房,李世民的書桌上,從此君王不早朝的那首詩就放在上面,李世民看到這首詩後,臉色顯得十分凝重,恐怖。
“汙衊,這是對朕的汙衊,對朕的詆譭……”
李世民很生氣,什麼從此君王不早朝,什麼三千寵愛在一身,他什麼時候不上朝了,他好像每天都去的吧?
“這是誰寫的詩,竟然敢汙衊朕,朕絕不饒他。”
站在對面的探子有些瑟瑟發抖,對於李世民的問題,他苦笑了一下:“聖上,沒有人知道這首詩是誰寫的,就突然這樣傳了出來,而且現如今長安城的百姓都知道了,他們還說……”
“還說什麼?”
探子猶豫了一下,但最終還是說道:“現在那些百姓都信了這首詩裡說的,所以那些百姓都說聖上是個昏君,貪戀美色,與那……與那紂王、隋煬帝差不多,大唐怕也要二世而亡……”
探子的話還沒有說完,李世民突然就拍了一下桌子:“可惡,這就是對朕的汙衊,詆譭,朕怎麼就成為昏君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