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頭不打笑臉人。
他李世民也不好意思對功臣動手。
小麥在南方可以大面積種植了,這件事情的功勞是誰?
是秦天啊,是他提出來的這個。
李績先說小麥可以在南方種植,而後再提除蝗一事,分明就是要替秦天說情啊。
李世民哭笑不得,但被李績這麼一攪和,他對秦天的怒意還真的減退了一些。
雖然明白李績要說什麼,李世民還是問道:“英國公要說什麼就說吧。”
李績頷首,道:“聖上,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這是因為戰場上的事情瞬息萬變,君主遠在朝堂,對具體情況不清楚,因為對將又絕對的信任,所以讓將軍自由做事,秦天在對除蝗一事上,怕也是如此,蝗災好除嗎?”
李績突然問了這麼一句,朝中之人相互張望,但卻沒有一個人開口,蝗災不好除,古往今來的蝗災都不好除,有時候,就算天子下令,但若是方法不得當,都不一定能夠除去。
他們沒有辦法,所以不敢開口。
見此,李績繼續說道:“蝗災難除,秦天在當陽城那邊只怕更難除,所以他只要是除蝗的,不管用的什麼辦法,都應該被我們所理解,因為他在那邊頂著風險在做這件事情,而且,也肯定是他深思熟慮之後才做的這件事情,難道他不知道用賑災糧讓百姓除蝗是很危險的一件事情嗎?”
大殿很安靜,沒有人反駁李績的話,而這種安靜並沒有持續太久,很快,就被程咬金給打破了。
“英國公說的不錯,秦天這小子,我還是信得過的,他不是那種欺負百姓的人啊。”
“就是,一切,還都不是為了我大唐?”
“…………”
站出來的人越來越多,大家都表示支援秦天這麼做,只要能解決問題,這樣做又算得了什麼?
李世民本來很生氣的,但在聽了李績的話後,也多少明白了秦天的難做,所以也就沒有再追究下去。
長安這邊的事情,就這樣結束了,雖然有些人很不喜,但也一點辦法沒有。
天氣越來越熱,當陽城這邊的蝗蟲已經除的差不多了。
而就在蝗蟲除去的第二天,當陽城上空突然烏雲瀰漫,電閃雷鳴,緊接著,已經大旱了幾個月的當陽城,突然便下起瓢潑大雨來。
大雨嘩啦啦的下著,天地都為之一變,當陽城的百姓興奮的從屋裡跑了出來,他們對於現在的雨太期盼了,期盼的想要最近距離的擁抱他們。
街上熱鬧了起來,不管大人小孩,都在街上歡快的奔跑著。
這場雨來的太及時了,對這裡的百姓如此,對秦天來說,也是如此。
秦天很清楚,大旱之後,多有蝗災,蝗災雖然除去了,但若是大旱不能夠得到緩解,百姓的日子也不好過。
荊楚之地,是有一些很大的河流的,甚至長江都橫跨了荊楚,只不過有一些地方的河流比較小而已,如果大旱不能夠解除,秦天只能在平定叛軍之後,建造一些水壩,將長江水引入到其他的河流之中,如此一滿足百姓對土地的灌溉。
不過,那對大唐來說,又將是一筆不小的支出。
好在,下雨了,而且這場雨很大,那樣的話,開鑿引水就可以再等等,等大唐真正富裕有錢之後,再徐徐圖之。
似這種大的工程,都不能太急,太急就勞民傷財了,而勞民傷財的後果,就是隋煬帝的下場。
隋煬帝是個暴君嗎?也不見的就真是,他開鑿的大運河,讓後世的百姓獲利很多,但就是太過著急,把幾十年的事情,放在了幾年之內完成,如此百姓不堪重負,不反你反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