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已經耽擱了不少時間,明天必須快點趕路,要在大唐還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直逼涇州,打他們個措手不及。
這樣吩咐下去之後,頡利可汗又沉思了片刻,緊接著寫了一封信:“去給羅藝送去。”
幽州下了一場春雨。
春雨貴如有,風倒停了。
風停之後的幽州很美,美的都有點讓人懷疑。
羅藝站在雨幕之中,問道:“突厥的兵馬已經入了風華道嗎?”
“回王爺的話,已經入了風華道,不過有件事情,有點震驚。”
“什麼事情?”
“頡利可汗並不在靈州城外,而是在風華道。”
聽到這個訊息,羅藝自己都有點震驚的不敢置信,不過,這個訊息也更好的佐證了他之前的想法,風華道才是頡利可汗的目標,靈州只是個幌子。
而得知這點後,羅藝越發輕鬆了一些,有頡利可汗在,大唐這次的壓力只怕會更大。
只要大唐有壓力,大唐就不敢毒他羅藝動手,這樣的話,他才是最為安全的。
羅藝點頭表示明白,這時,一名下人急匆匆跑了來:“王爺,突厥的頡利可汗,派人給您送了一封信。”
“給我送了一封信?”羅藝有點吃驚,這個時候,頡利可汗送信,只怕是已經明白了他的用意吧?
“拿來。”
下人將信遞交上去,羅藝開啟來看,信上寫的東西不多,也就幾句話,表示了對羅藝的感謝,再有就是,若攻唐成功,必定對羅藝重謝云云。
很顯然,頡利可汗是有點感激羅藝此舉的。
不過,在羅藝看來,精明的頡利可汗,可絕非表達感謝這麼簡單,他入了風華道是不假,但若後路突然被自己給堵住,那他可就成甕中之鱉了。
所以,頡利可汗在給他增加壓力,讓他不敢再與大唐聯手,斷他後路。
有了這封信,大唐只怕多少知道他跟突厥勾結了,頡利可汗要讓他徹底的倒向突厥。
羅藝露出一絲輕笑,而後將那封信給撕成了粉碎。
他覺得,頡利可汗太小看他了,他羅藝,雖然將了大唐一馬,但也不是就任由突厥宰割了。
他可不會像梁和後隋那樣,成為突厥的狗腿子。
他擁有強悍的兵馬,以及有利的地勢,從來都只有突厥和大唐巴結他,還沒有他巴結其他人的可能。
撕碎的信在空中飛揚,很快便散落的到處都是。
羅藝看著那些信,道:“等突厥攻入大唐的時候,立馬幫我寫一封信,送入長安城,就說我羅藝疏忽大意了,不曾想突厥會走風華道。”
雖然已經背叛了大唐,但面子上卻不好表現出來,該認罪還認罪,這樣還留有一條路在,只要有後路,他羅藝便能夠在幽州永遠稱王。
下人很快領命退去,羅藝沒有再管這件事情,而是繼續去教自己孫兒槍法去了。
而就在羅藝受到頡利可汗信的時候,頡利可汗的十萬兵馬,已經出了風華道,直接向涇州方向進發。
一時間,突厥兵馬勢如破竹,戰爭頓時席捲了整個大唐。
風呼呼的颳著,一匹快馬急速的奔向了長安城。
貞觀元年,註定不是一個和平的年份。
先定個小目標,比如1秒記住:書客居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