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孫無忌很糾結。
像這種動了自己利益的事情,他是真不想幹。
甚至,誰幹的話,他就跟誰拼命。
可如今,想動他利益的人是李世民。
長孫無忌微微抬頭看了一眼李世民,道:“聖上,臣覺得秦大人說的有一些道理,由朝廷控制鹽的銷售,的確有助以控制鹽價,而且朝廷還可以憑此獲得豐厚的利潤,充實國庫,只是這樣的話,鹽價勢必要上漲吧,那個時候,百姓的日子可就不好過了,聖上剛登基,正是福澤四海的時候,做這事,怕有些不妥。”
長孫無忌是個聰明人,他是不會直接拒絕說這不好的,他要讓李世民自己覺得,做這事不妥。
鹽這種事情嘛,沒有利潤,產鹽的人不做,有可能導致物價上漲,朝廷從中又抽取利潤,亦或者是徵收鹽課,又有可能導致鹽價上漲。
本來,他們的目的是控制鹽價的,結果最後卻導致鹽價上漲了,這不是得不償失嗎?
長孫無忌把利害關係給李世民擺了出來,現在,倒是李世民開始糾結起來。
漢武帝的時候,為了增加朝廷的收入,把鹽變成了朝廷專賣,此後這麼多年,時而專賣,時而徵收鹽課,鹽的很大一部分利潤,都是掌控在了朝廷手裡的。
只是到了隋朝的時候,因為隋朝太過富裕,看不上鹽課了,所以就給廢除了。
而且一直沿用到現在,但他們大唐現在的境遇,卻無法跟開皇三年相比啊。
這麼大的利潤,李世民是真的是吃掉,可長孫無忌說的,又不是沒有道理。
李世民糾結的時候,挑出了事端的秦天卻是站在旁邊,沒有一點要插嘴的意思,就好像這事對他來說,一點關係沒有。
看到秦天這個樣子,李世民頓時生出一股要抽他的衝動,怎麼見事情不好解決了,你小子就想抽身事外?
世上那有那麼便宜的事情。
李世民眼眉微動,道:“秦愛卿,你說說你的看法。”
秦天見被問,這才挺起了身板,道:“聖上,臣以為長孫大人言之有理。”
這話出口,李世民差點罵出來,他覺得,秦天果然墮落了,一看情況不對,竟然改口了。
長孫無忌這邊,卻是鬆了一口氣,自己的財路,怕是要保住了。
可就在這個時候,秦天又突然說道:“鹽由朝廷控制,對朝廷的確是有利的,對百姓來說,則會增加一些成本,主要還是製鹽的少了,成本增加,鹽價也就增加,不過臣以為,要解決此事,也容易。”
這個彎轉的有點大,秦天說完,李世民和長孫無忌兩人的心境頓時換了一下。
李世民撇了撇嘴,道:“鹽價要控制,朝廷也要從中獲利,你說怎麼辦?”
秦天道:“主要問題,還是產鹽量,如果產鹽量增加,而且產鹽的效率提升了很多的話,那麼自然可以降低製鹽成本,製鹽成本低了,就以現在的平價去賣,不管是產鹽的,還是朝廷,都是有賺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