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大唐,更多的還是男耕女織。
而一個女織便說明了一個問題,那便是大唐的很多普通百姓家的女人,平日裡做的事情,就是織布。
這種日常生活中佔據了女人更大時間的東西,若是能夠提高效率,那對於提升整個大唐百姓的生活水準,可不知道要高出多少了呢。
高士廉說完這個,微微抬頭看了一眼李世民,見李世民有些心動,他就又繼續說了下去:“聖上,因為這些織布機,秦侯爺家的布料很便宜,但是那些普通百姓織的布,卻不能便宜下來啊,他們便宜了,就不賺錢,如此,秦侯爺這樣做,豈不是在逼這些人走上絕路,所以最好的辦法,還是把秦侯爺發明的織布機普及開來,這樣布料多了,我們可以出口到其他地方,這些百姓,也能夠增加一些收入。”
高士廉一褒一貶,讓李世民覺得不管從那種角度來考慮,這織布機普及開來,都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
李世民看了一眼高士廉,當然,多少也知道了高士廉的用意,秦天的布料便宜,高士廉的生意恐怕就要難做了吧?
其實,大唐一開始就是有規定,不準官員經商的,因為官員經商,就容易導致腐敗問題,不過這種事情,屢禁不止,只要不是出現大問題,朝廷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
但這並不代表朝廷什麼都不知道。
李世民知道高士廉的意思,但無疑,他說的又都很有道理。
思慮過後,李世民道:“朕已經知道了,好了,你回去吧,朕會找秦天說這事的。”
李世民並沒有立馬應下來,高士廉多少有點失望,但還是應下退了去。
雨還在嘩啦啦的下著,而且不見減弱。
尚書省這裡,戶部尚書唐儉把貞觀元年上半年的賦稅清單給秦天拿了過來。
這些清單,包括的很多,有各地的糧食稅,也有商業稅。
秦天看過之後,眉頭微微一凝。
因為李世民剛登基,所以減免了一些地方的賦稅,所以糧食不可能太多,不過,戶部在這方面的收入,也太少了一點,少的都讓他有點懷疑李世民是不是把所有百姓的賦稅都給免了。
根據他對大唐良田的瞭解,以及減免賦稅的規律,今年的糧食收入,至少要比唐儉羅列的這個多一倍。
商業稅這個,也有點少,雖然這個商業稅不好控制和把控,而且因為戰事的緣故,很多地方可能都受到了影響,但也不可能這麼少。
這樣看過之後,秦天抬頭道:“唐大人,這些賦稅是不是有什麼問題啊?”
唐儉一愣,搖頭道:“沒有啊,一切都是按照規定收的,沒有什麼問題。”
“那為何糧賦和商稅這麼少?”
“這個……侯爺,就這麼多啊。”
唐儉真不知道該說什麼了,這跟平時,跟往年的情況都是差不多的,他以為秦天第一次關注這個,所以不清楚。
秦天卻是搖搖頭,道:“把徵收土地的情況給我拿來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