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利多銷的道理誰都懂。
如果可以給商人一些優惠,進而吸引更多的商人來長安城經商,那自然是再好不過的事情了。
秦天把情況說完之後,群臣相互張望,緊接著也就沒有對這個再說什麼。
他們大唐的絲綢啊,瓷器啊,茶葉什麼的,那都是俏貨,只要給商人優惠,不愁商人不來。
整個早朝持續了很長的時間,早朝結束之後,相關人員已經各自下去為自己的事情做起了準備。
比如說司農寺。
南方各地要開設試驗田,司農寺少不得派人去各地進行調查以及種植等等。
荒地的開墾,吏部和戶部都少不得要加入進來,畢竟涉及到人口的來往,沒他們不行。
至於鼓勵經商,就交給了尚書省,由秦天直接負責。
在這炎炎夏日,長安城的官員反倒是乾的熱火朝天,忙碌不已。
秦天已經把鼓勵經商,以及相關的條款給羅列了出來,就等著頒佈出去,而後吸引各地的商家前來長安經商。
只有長安繁榮,大唐才會繁榮。
不過,就在這個時候,一名官員突然急匆匆跑了過來:“侯爺,出事了。”
聽到這個,秦天的神色就凝了起來,問道:“出了什麼事情?”
“東西兩市的房價上漲的厲害,只怕會影響商人到東西兩市做生意的熱情啊。”
“房價上漲的厲害?”秦天微微一凝,他知道,長安城的房價一向不便宜,東西兩市的店鋪更是如此,如今要鼓勵經商,這裡的房價可能還會再高一點。
但就算是再高一點,也不可能說上漲的很厲害吧?
“是啊,特別厲害,東西兩市的房價,上漲了一半,以前一千貫就能買下來的商鋪,現在要一千五百貫才行,而且看這個架勢,商鋪的價格還會繼續上漲。”
聽到一下子漲了這麼多,秦天的臉色頓時凝了起來。
東西兩市以後會很繁茂,房價上漲是必然趨勢,但也不可能漲這麼快吧?
就算按照供需,按照正常情況,漲個幾十貫錢就不錯了,一下子漲五百貫,這隻怕是有人插手了。
“怎麼回事,房價怎麼一下漲這麼高,有人調查了嗎?”
“侯爺,調查了,是有幾個商人把長安城東西兩市,甚至是附近的一些房子店鋪,都給買了,如此,房屋變少,這價格自然也就漲了上去。”
有人看到了東西兩市以後的商鋪會供不應求,所以提前囤貨。
這對於這個時代的商人來說是最為常見的一種思維,屯貨居奇嘛,到時候,長安城東西兩市要真的發展起來了,這些店鋪的價格只怕會高很多,他們不需要做其他生意,只要把這些商鋪給賣了,就能夠賺好多錢,比自己做其他買賣還要賺錢。
這種情況,後世自然是最常見的,很多人炒房,一個房子賣了賺的錢,比打工一百年賺的還多。
但現如今長安城的情況是,房價若是很高,就有點超出了商人的預期,那麼,他們那還會願意來長安城做生意?
秦天沒有想到,自己剛負責這件事情,就有人拆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