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若是不能夠速戰速決,最後就會成為一場消耗戰。
而如果成為消耗戰之後,拼的就是國力了。
相比較下,大唐的國力比吐谷渾和党項的要強大很多,這樣耗下去,最後勝利的還是大唐。
不過,這種情況是在最為理想的情況下來說的。
而最為理想的情況是,大唐軍民一心,朝堂上下的人也是一心,而糧草問題又不是很大,這樣的話,大唐才有可能耗贏這場戰爭。
但目前的情況並非是這樣的,太子並不希望李世民能夠取勝,就只這一點,就會為這場戰爭增加許多的變數來。
情況並不是很妙。
而秦天的擔心也很快成為了現實。
暮春盡,夏初的時候,慶州那邊傳來急報,說大唐糧草不足,只能夠支撐一個月,希望朝廷儘快籌集糧草,不然想奪回慶州,並非易事。
訊息很快傳到了長安城,並且在早朝上提了出來。
剛把這事提出來,就有人站了出來:“聖上,秦王殿下未免也太過懈怠了,去了這麼長時間,竟然還沒能把慶州城給攻下來,臣請求聖上換帥。”
“聖上,臣也覺得秦王殿下懈怠了,請聖上換帥。”
“請聖上換帥。”
站出來的人不少,李淵看到這種情況,眉頭微凝,這時,段志玄站出來道:“聖上,秦王殿下此時把吐谷渾打的躲在慶州城不敢出來,這有何懈怠之處?我唐軍兵力雖強,但人數太少,不適宜攻城,只能靜待時機,如此與吐谷渾僵持,也是正常情況,又何來懈怠之說?臣以為,朝中這些說秦王殿下懈怠的,都是無能之輩,紙上談兵罷了,聖上當罷黜這些無用之人,免得他們的言語侮辱了聖上的耳朵。”
段志玄身材偏瘦,但聲音卻如同洪鐘,他這般說完,剛才要求換帥的人立馬就臉頰微紅起來,可他們又不肯承認。
很快就跟段志玄爭吵了起來。
“這麼長時間都沒能攻下慶州城,不是懈怠是什麼?”
“就是,沒能攻下慶州城,就別說那些沒用的。”
“…………”
一群人嘰嘰喳喳的說著,李淵很是厭煩,而就在李淵準備喝止他們的時候,蕭瑀站出來道:“現在不是說這些的時候,如今我大唐糧草不足,當儘快想辦法籌集糧草送往前線,不弱秦王殿下好不容易打了一場勝仗,再被吐谷渾給奪回去,那想再滅吐谷渾,可不容易了。”
蕭瑀是朝中老臣,脾氣還有點火爆,一般人都有點怕他,他這麼開口後,朝堂上倒是安靜了許多。
這時,戶部尚書站出來道:“聖上,我大唐的糧食還未豐收,此時全國儲糧都不是很多,戶部更是短缺,想為邊關將士籌備糧草,並非容易的事情啊。”
大唐開國才不過七八年,而且這七八年裡,每年都有戰爭發生,雖然李淵已經在休養生息了,但這種事情,沒有個幾年是根本恢復不過來的。
所以,大唐此時的糧食短缺是常態。
聽到戶部尚書的話後,李淵也是有些無奈。
“不管怎麼樣,一定要想辦法儘快籌集到糧食,儘快給邊關將士送去,不得有誤。”
李淵給戶部下了命令,戶部尚書心頭叫苦,可也只能連忙領命。